【高亮】演义正史混着来,剧情随时放飞,称呼什么的为了阅读体验有改动,出现什么都不奇怪。
【高亮中的高亮】作者水平有限,这就是本小说,不是学术论文,看完开心就完事儿了,求考据党放过orz
第2章风起微澜
*
原焕听到高顺真情实感的安慰,半晌没回过神,是他的问题还是这人的问题,这年头对长相的要求已经那么高了吗?
高顺自知嘴笨,看铜镜后面的人面上震惊之色不减,暗骂自己不会说话以致雪上加霜,借口安排军务退到外间,然后抬手给了自己一巴掌。
不会说话就别说话,这张臭嘴啊!
外间没有炭盆,冷风迎面吹来让人不自觉打了个哆嗦,高顺四下打量着院子,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董卓忙于战事鲜少来坞,此处僻静,董氏家眷也不会来这里,凉州兵大部分跟在董卓身边,只有少部分驻扎在坞,以他的身份,悄无声息布置几间舒适的屋子并不算难。
大人养伤养病时不可过于忧心,小公子尚在襁褓之中同样离不开人,院子可以看上去偏僻冷清,内里必须饬饬让大人和小公子住得舒适。
原焕任高顺离开,恍恍惚惚放下镜子,愣了一会儿没忍住又拿起来,再看一眼,就亿眼。
老天,这是他配拥有的美貌吗?
忽然,被子里传来婴儿微弱的哭声,原焕脸色一变如临大敌,慌忙扔下镜子,生疏地抱起襁褓轻轻拍打,待小家伙委委屈屈的停下哭声,才小心翼翼将襁褓放回远处。
他们父子俩都是尸体堆里爬出来的,这里缺吃少喝,小孩子才几个月大,全靠侍女熬的米汤续命,也是他们命大,坞里住着的董氏族人不会往僻静之处来,不然哪里有机会等到他醒过来。
高顺敢冒着生命危险把他和孩子藏在坞,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对他们不利,他不觉得世家大族之间的姻亲关系有多可靠,只是高顺这个名字暂且可以让他放下戒心。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那两个不省心的弟弟如今闹得正凶,董卓分身乏术,在关东联军未散之前没有精力来坞享受,至少在董卓过来之前,他和小家伙都是安全的。
原焕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襁褓,分心思忖如今的形势。
坞不是久留之地,目前在天下人眼里,他和袁氏那些族人一样都是已死之人,如此既好也不好,好的是没有人将注意力放在死人身上,坏的是离开坞后不能回汝南。
董卓废少帝立新君时曾将事情与太傅袁隗商议,袁隗同意后才真正推小皇帝坐上皇位,袁绍自幼和叔父袁隗关系亲密,他离开京城逃至渤海,袁隗不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