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第一百五十三章,一顿输出猛如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三章,一顿输出猛如虎(3 / 4)

“嚯,你小子可真能生啊,我记得你资料上写着是十九,不对,现在应该是二十岁了吧?”

周镇南满脸惊诧,让旁边的老林、华老等人都竖起耳朵,听着两人的对话。

现阶段来说,这个餐桌上,周济民就是主角。

所以,其实不止是老林他们,连江圣博、韩天宜等人的注意力,也都放在周济民这边。

“对的,准确来说我现在是十九周岁了,虚岁是二十岁。”

生日什么的,他不在乎,但现在都踏进63年了,春节的脚步也不远了,不是十九周岁是什么?

韩天宜等中科院研究员也是第一次听说,顿时全都目瞪口呆。

伍智恒他们也同样如此,“组长,还得是您啊,不仅搞发明创造一流,连生孩子方面也比别人强,您该不会是十五岁就结婚了吧?”

有这样的误解,很正常,毕竟四个孩子嘛,就算一年一胎,也得从十五岁开始吧?

听到伍智恒的话,周济民没好气地笑骂道:

“胡说八道什么呢?我是十六岁才订婚的,什么时候结婚了?等春节后才会领证,现在只是事实婚姻而已。”

“再说了,我是有四个孩子,但第一胎是双胞胎,懂?”

“双胞胎?”伍智恒他们更加吃惊了,纷纷竖起大拇指,以此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

双胞胎这件事嘛,很讲究概率和遗传的,随机性非常大。

偏巧就被周济民给遇到了,还能说什么呢?运气逆天!

不过,周镇南赶紧把话题给拉了回来,就是想拉近跟周济民之间的关系。

凭周镇南的位置,他压根不需要讨好周济民。

之所以这样,就是纯粹的欣赏周济民,稀罕这个天才而已。

结果,老林又忍不住了。

“别去他家,要来也是来我家,我让你婶婶给小娴她们做虎皮扣肉,她们都喜欢吃这道菜。”

此话一出,周镇南绷不住了,“又不是只有你家才有肉,谁家过年不做顿好的呀?真是的,给你得意的。”

“没办法,谁让小娴、小怡和小不点她们都喜欢呢,也就是小良现在还小,等他长大了,肯定也喜欢吃他林奶奶做的饭....”

瞅老林这得瑟的样子,周镇南是彻底无语了。

后者也是无奈,谁让他太晚认识周济民了呢,谁让他跟周济民家走得不勤呢。

一旁的周济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华老、江圣博等人则是忍着笑,小声议论着。

这顿有些迟的午餐,吃了大半个小时。其实吃饭是很快的,就是因为看戏吃瓜耽误了一些时间而已。

吃过午饭之后,一行人再次返回刚才的会议室。

讨论的事情有点多,一是电脑技术的痛点难点,二是怎么建立工厂,生产电脑?三是在哪建?

第一个问题,就让老林头疼不已。

因为材料昂贵,技术人员贵乏,能源问题也十分紧张。

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就非常大多,涉及范围也很广。

拿能源问题来说,先不说工厂设立在沙漠还是内地,能源问题就不是一个可以绕过去的问题。

能源其实就是电!

电脑始终是为科研服务的,至于说周济民所画的大饼中,很多人都能用上电脑,太难了。

没个十几二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都很难实现。

可光就是服务于科研事业,也是绕不开电的问题。

那么组建一个可以供应超级电脑的发电厂,就是迫在眉睫的事。

水电站、煤电厂等,这些都不可取。

因为周济民直接在会议上,把这些提议给否了。

从一开始,他所主张的便是在沙漠上建立电脑厂。

“鼠标、存储器等配件,甚至是中央处理器,都可以交由其他厂进行制造,只需要把这些配件运到沙漠里来组装好即可。”

供应链的模式,从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沙漠这个地方,虽然环境恶劣了一点,但真的非常适合做科研。

因为这里几乎是世外桃源一般,除了西伯利亚冷风之外,外面其他的风,基本上都不会吹到这里来。

这就是为何,周济民从一开始,就想着好好建造这里的原因。

毕竟在这里干科研,真的太爽了。

不管,供应链的模式,华老不赞同,老林也觉得不保险,然后这事就这么黄了。

既如此,电脑厂应不应该建在沙漠,或者准确来说,应不应该建在62小镇,又重新拿出来讨论了。

脑瓜子嗡嗡叫的周济民,二话不说,直从自己的挎包里拿出了一沓资料。

“领导,这就是我想要把电脑厂建造在62小镇的理由。优缺点我都列得十分明细了,并且相关技术资料,也都做了说明,你们请看吧。”

没办法,说服不了老林和华老,这事估计得黄。

组建一台超级电脑,需要耗费多少钱,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他已经在资料里说清楚了。

让领导们去头疼去吧。

62小镇已经有了上百亩的菜地,明年将会更多。

并且通过循环养殖的模式,让小镇实现自给自足的目的。

以及在百公里外的几个村子,也开始了循环养殖的模式,到那个时候,62小镇也能提前实现吃肉自由了。

他还不信了,有这样的发展,到时候还吸引不了人才?

等明年春夏之后,赶紧弄一批水泥厂、石料厂等等,总之要把62小镇的外部环境搞好,科研项目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老林和华老等人看着这些资料,直接无语了。

不就是把之前的事重新给规划了一下嘛,唯一有价值的,也就是扩大太阳能发电厂的规模,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罢了。

而这些技术资料,其实也不是什么颠覆性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周济民为了把电脑厂落户在62小镇,耍了个心眼而已。

看得差不多之后,老林便问周济民:

“你不是特别想回京城吗?咋还拼命把电脑厂往沙漠这里推呢?”

为什么?

他当然是想回京城啊,但相比这个,他也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尽量减少损失。

62小镇这里远离内地,只要没风吹过来,那就可以躲着,悠然自得地继续科研。

就算事不可为,也可以尽量保全下来。

毕竟大风想要从外面刮进来,也能在风来之前,把东西给保存好。

那么什么东西才是最珍贵的呢?

技术?

科研产品?

不,都不是,而是这些千千万万的科研人员,他们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只要保证人才不外流,才能在未来,上演王者归来。

“领导,您是不是没有认真看我呕心沥血写的文件啊?”

周济民故作失望,诧异道:

“我是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巴不得把电脑厂直接建在京城。”

“但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现实啊,现阶段来说,电脑是科研项目的辅助工具,它还不具备推广开来的条件。”

“除了军工企业、科研单位之外,其他的工厂,就算想买电脑,也买不起。”

再说了,现阶段可是计划经济时代,电脑这种超时代的高科技产物,适合放出去吗?

不适合,也不可能放出去,甚至一点儿风声都不能漏出去。

那么,基于保密考虑,还有比62小镇更适合的地方吗?

内地,包括京城在内,都不够保密。

就像758工厂一样,处在深山老林的无人区一样的道理。

但那些地方都不如沙漠来得好。

“行吧,你小子的意见我们知道了,等通知吧。”

老林琢磨了一会儿,如是说道。

话锋一转,他又对周济民笑道:

“不管建在哪里,接下来你小子肯定会更忙了,到时候可别给我撂挑子,好好干,听到没?”

“不是,领导,你是不是该兑现承诺了?我应该调回京城了吧?”

周济民顿时急了,当初他们所有人都不太相信他造出来的电脑,可以比拟甚至远超国外的计算机。

所以,他当初才跟老林提过,如果可以造出电脑,那就允许他调回京城。

其实这个打赌,更具体来说,更准确来说,应该是军令状才对。

因为去年bā • jiǔ月份,周济民离开62小镇将近两个月呢。

老林被62小镇这边催的急,有周济民的这个打赌,画大饼,言称电脑的运算速度很吊,抵得上现有的十八人组成的计算小组。

可现在,他做到了,老林却打算湖弄过去,提也不提这事,他不急才怪呢。

“你才调来62小镇多久?一年半多一点的时间,再说了,电脑厂离开了你,怎么能行呢?你不担心其他人造不出来吗?”

对此,老林却早有准备。

对周济民苦言相劝:

“你还那么年轻,不要老想着退休,不要老是畏缩不前,要勇于承担责任……总是儿女情长的,国家还能靠谁来建设?”

“你看看你在62小镇就干得很好嘛……”

“再说了,这次的电脑有太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不像你之前发明的打火机之类那么简单了,你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又当甩手掌柜了。”

“领导,你就给我灌鸡汤了,我在京城工作又不是说完全不理会电脑生产的事了。”周济民摇头,辩解道:

“年轻人不儿女情长,难道等老了再儿女情长吗?”

等到老了的话,就剩下遗憾了吧?

其实,前世的他,也曾以为老去是很遥远的事,突然发现年轻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时光好不经用,抬眼已是半生。

所谓的中年危机,真正让人焦虑的不是孤单,不是贫穷,不是衰老,而是人到中年你才发现,你从来没有按照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活过。

这烟火人间,事事值得,事事也遗憾,该用多懂事的理智,去压抑心中的不甘与难过。

如今重活一回,他已经有过太多的妥协了,这一次他不想妥协了。

并不是要硬刚老林,而是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应该拿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