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第一百六十二章,养生、流氓、黄雀在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二章,养生、流氓、黄雀在后(2 / 4)

见丁秋楠和张宛童两人聊得火热,周济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只不过,等到第二天,张宛童真的要搬过来的时候,却发现小跨院的院子,居然全是细沙。

“楠楠,你们家这是从哪弄来的这么好看的细沙?还那么白,这是海水吗?”

进门之后,看到沙滩的张宛童,直接傻眼,旋即小声地对身后的丁秋楠询问道。

脚下这块地叫京城,距离海边可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呢。

从那么远的地方运来如此多细腻的沙子,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了。

并且,这玩意儿,多劳民伤财啊。

丁秋楠也是懊恼地拍了一下脑门,居然忘记这茬了。

“哎呀,这些都是济民自己弄的,我也不知道从哪弄来的。”

一推三四五,啥也不知道。

然后,还不忘叮嘱张宛童,说一定要保密,可不能跟外人说这事儿。

张宛童也不傻,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了。

小跨院的房子都不需要怎么收拾,只要把之前秦京茹睡过的那间房稍微打扫收拾一下,就可以入住了。

对于这个房子,张宛童十分满意,虽然没有dú • lì卫生间,但只要走出小跨院,在倒座房这边就有一个公共卫生间。

其他先别说,就这个公共卫生间,张宛童就非常满意了。

她刚一住进来,丁秋楠就当起了学生,想要学习中医和药理学。

对于这个大龄学生,张宛童其实不太满意。

倒是很想收小金鱼为为徒弟,可是小金鱼有些不太喜欢。

不是觉得中医不好,而是占用了她玩耍时间,她怎么可能同意呢?

只不过,周济民听了之后,却表示,他会说服小金鱼的。

东厢房,小金鱼的卧室里,两兄妹各自坐着,小金鱼气鼓鼓地看着她大哥,心想他又要怎么逼迫自己呢?

之前,小金鱼也听到了周清娴询问她大哥话,为什么小花菜可以去62小镇,周清娴几个孩子就不能去呢?

当时,周济民说,小花菜是去看她爸爸的,而不是出去游玩的。

并且外面太危险了,她们都还太小,不能出去。

可周清怡却说,她有爸爸保护,不怕!

然后,周济民就说他要跟领导申请,如果领导同意就没问题。

结果,几天后,周济民就说了,领导没同意。

但拿出了一块国外进口的巧克力来哄几个孩子。

这简直就是忽悠小孩子的话,偏偏周清娴她们都被巧克力给忽悠住了。

小金鱼表示,大哥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疼爱她的孩子了。

南剪子胡同,周家门口。

跟小不点跳绳的小毛球,突然捂住嘴巴和鼻子,道:

“小不点,你们家是不是又在熬煮药材呀?味道好怪呀!”

小不点、周清娴、周清怡她们三姐弟也是捂住嘴巴和鼻子,有些嫌弃地往外面走了好几步路。

最近这段时间,家里多了一位女中医,她们妈妈和小姑都跟着女中医学习医术呢。

所以,日常熬煮草药、晒草药,都是十分正常的事。

反倒是不熬煮药材的话,才是不正常的呢。

顺带着,小跨院院子里,那些细腻洁白的沙子,全都被覆盖了。

也就是说,沙子被埋在下面了,上面铺了一层防水布,是周济民不知道从哪搞来的。

然后在防水布上面铺了一层薄薄的细碎石子,然后整个院子就被当做药材晾晒的地方了。

药材的来源有两部分,一是张宛童带着丁秋楠和小金鱼她们去附近乡下或挖或采购带回来的,另外则是周济民买回来的。

后者带回来的药材不仅齐全,而且量还不少。

小屁孩们都远远地离开了周家门口,这时,一辆吉普车却停在了门口处。

从车里下来的周济民,看到自己的娃都跑得远远的,不由纳闷了。

招手把几个小家伙喊回来,道:

“你们怎么不在家门口玩啊?”

没等周清娴说话,小花菜就抢先开口道:“大叔,你们家又熬药了,味道好怪呀,我们受不了才去隔壁的巷子里跳绳的。”

听到小花菜的声音,周济民顿时无奈一笑,,这是没办法的事,家里多了一个中医,还有两个学徒,这不是没办法的嘛。

其实有了这个味道,周济民觉得才好呢。

因为有了这些药材的味道,就可以掩盖肉的香味了。

以后家里做香味大的美食的时候,就不怕被邻居说三道四了。

至于说药材的事,家里两个医生呢,邻居也不敢得罪啊。

毕竟得罪谁,也千万别得罪医生啊。

要知道医生可是关键时刻的救命恩人,谁会傻乎乎地得罪医生啊?

之前丁秋楠也在医院工作,可邻居们知道的不多。再说了,丁秋楠学的那是西医,得去医院才行。

但中医嘛,一般大小病都好,其实都不需要去医院治疗的。

放到过去,一名本分老实的中医,收费便宜,用药便宜,才是附近乡邻最好的医生呢。

“好了,就是普通的中药而已,闻着闻着,也就习惯了。”

周济民摸了摸小家伙的脑瓜子,随后进了家门。

几个小家伙却没有跟着进去,而是嫌弃地跑开了。

最近这些时间,几个孩子已经没有那么黏人,不像之前,一直黏着她们的爸爸。

小跨院,丁秋楠和小金鱼两姑嫂,十分卖力地熬煮着药汤,旁边的黄小花也跟着帮忙。

几人一边忙着熬煮药材,一边闲聊,聊着聊起了那天小金鱼如何被她大哥说服的?

小金鱼不想聊这个,因为被问了好几次,她已经有些厌烦了。

说起来,那天她大哥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跟她说了他为什么读书,又问她想过以后要做什么?

她说她想跟她大哥一样,当个大学老师就好了。

当时她大哥便问她,你知道当一名大学老师需要懂什么知识吗?

然后她就被她大哥一顿忽悠,打击得体无完肤,就是她好像啥也都不懂的样子。

接着稀里湖涂地接受了她大哥的那套说辞,接受了她大哥说的学习中医,就算当不了老师,也能当一名医生的建议。

现在回想起来,她自己都有些后悔了,因为中医太难了。

光是最基础的理论课,她都学得非常吃力,更别说还有药理学、针灸治疗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了。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加上她大哥几乎每天都在盯着她,时不时地跟她聊学习进度,她就算后悔了,也不敢说什么。

只是期盼九月份快点到来,这样的话,她就不需要每天面对这些难闻的药材了。

“张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挖药材呀?”

不想搭理嫂子和小花她们的揶揄,小金鱼对张宛童老师询问起了挖药材的事。

对比在家里晾晒、熬煮药材,显然去山里挖药材更让她开心一些。

“过几天吧,这些药材都还没消耗完,再等等。”

张宛童笑了笑,接着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药材,考核小金鱼还记不记得?

可不是简单地记住药材名字即可,而是需要熟记药材的药性、针对的疾病症状,以及如何辨认等。

在药理学当中,有很多药材的长相是差不多或完全一样的,非常容易混淆。

如果记错了,特别是给病人拿药的时候拿错了,那是相当致命的。

不过,小金鱼的记忆非常好,已经记得非常牢固了。

这一点就是张宛童非常高兴和重视的了,因为中医太过于博大精深,没有好的记忆力,想要在中医这一行深耕,那是十分困难的。

“济民你回来了,快过来帮忙。”

几人聊了没多久,便看到走进小跨院的周济民,丁秋楠便欣喜地说道。

“好啊。”

周济民笑着应道,也加入到她们当中。

有他的帮忙,速度自然加快了不少。

闲聊中,周济民得知了小金鱼的学习进度,也不由夸赞了她好几句。

“大哥,中医太难学了,太多书本要背诵了……”

小金鱼的日常吐槽,周济民却笑着说:

“你可不能浪费你自己的天赋了,中医传承的重任就落在你身上了。”

今年已经九岁的小金鱼,已经非常懂事了。

学习能力强,知识也记得牢固,又十分聪明,所以她马上反驳道:

“大哥,你也才二十岁啊,为什么这个重任不能落在你头上?”

“你跟我不一样啊,你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相当于九点钟的朝阳,正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周济民哈哈一笑,接着道:

“而我嘛,现在已经为祖国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了,再说了,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学习中医呢?”

一听这个,张宛童、丁秋楠她们的眼睛都亮了不少,小金鱼更是瞪大眼睛道:

“那大哥你背诵了多少本书?”

中医需要学习的书本有很多,伤寒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名着就不说了,还有近现代编纂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这玩意儿就很厚!

基础理论这本书,比所谓的牛津字典还要厚。

“好几本书,不过光是靠背诵是没有用的,针灸推拿和药理等又不是靠背书就能学会的,没有大量的实践经验,那是不合格的。”

张宛童点头称赞道:

“对,小金鱼,你大哥说得没错,中医博大精深,靠背书没用,你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听这个,小金鱼顿时哀嚎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