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绿洲新城这一座城市的航天实力,简直炸裂。
然后再联想一下,长城系列火箭卫星和长城大厦,似乎是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啊。
尽管汉语文字里,长城本身就代表了汉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但哪有那么巧的呀?
港岛第一高楼,全世界第一高楼,取什么名字不好,非要取一个长城大厦的名字呢?
猜想归猜想,却没人会真的去较真,且轮不到他们普通人较真。
七十年代,即便现在已经周济民的关系,个人电脑已经提前面世,但能买得起电脑的人,不多。
个人电脑普及率还在慢慢提升,所以互联网这个概念并没有得到重视,或者说还没兴起。
毕竟,没有国家力量的推动,单纯靠公司或者个人,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是白头鹰那些大财团资本看到了电脑的利益,或许会发动力量来推进。
然而,作为大财团,稳健为主,一般不会去做这样冒险的事情,除非真的有利可图。
从原时空的微软、苹果等众多科技公司就可以看出来,那些大财团更多是死守自己的固有的产业,轻易不会触碰新兴产业。
否则很容易头破血流。
既然没有互联网,这个时代的普通人,肯定就无法像后世的键盘侠一样,制造事端,掀起波澜。
长城大厦有很多报名参加考试,不少接了资本家大单的黑暗界人士,也参与到了这个考试之中。
然而,等他们来到考场,看到考试题目之后,百分之九十的人,直接放弃了。
「靠,白白浪费了五百元的报名费,这也太坑了吧?」
「这么复杂难懂的符号,真的是用来考试的题目么?难道绿洲新城的人,都有那么高的水平?」
「上帝啊,这种题目估计亚当来了都得跪吧?谁特么会做这样的题目啊?」
「简直无耻之极,这绿洲新城怎么会用这样的办法来筛选人才呢?怎么可能有人能通过考试?」
很多人盯着考试试卷抓耳挠腮,却因为五百块港币的报名费,不敢随意放弃。
当然了,即便不放弃,随便乱写的答桉,根本就无法通过考试。
为了应付这一波海量的报名潮,突然提高的报名费,就是最开始的门槛。
除此之外,考试难度系数也提高了两个档次,这也导致很多直接被刷了下来。
经过这两道关卡之后,还能安然无恙地通过最后面试的大关,那就真的是人才了。
也因此,有了这样的筛选,绿洲新城才能找到符合要求的人才。
至于说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根本不需要担心,因为从来没人进入绿洲新城之后,还会想着逃离这座城市。
很多人甚至在进入这座城市之后,为了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且把自己的家人一起接到绿洲新城这边,他们只能拼命地学习工作,提供自己的学术水平。
只有达到九级研究员或者六级工人的水平,才有资格申请让自己的家人来到绿洲新城居住。
而这样水平的人,又怎么可能那么简单达到?
九级研究员的水平,最起码是博士研究生,然后在科研院所发表两篇有研究价值的论文之后,经过导师推选,单位的盖章,最后才是顾海山他们的政务部门通过审批,才能成为九级研究员。
绿洲新城本来就有自己的学术刊物,所以想要发表这样的论文,难度系数并不低。
其次便是六级工人,这个标准已经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