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一惊,“你梦见你父亲了?难怪,你忽然这样懂事。”她叹了一声,“这样也好,你父亲泉下有知,也该放心了。”
英年早逝的独子是老夫人心口的一道疤,每每想起来,都要悲痛落泪。
晏卿连忙哄她,直把她哄的喜笑颜开才算作罢。
这几天,京城里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琉璃瓶的故事。这已然成了一个十分热门的谈资,不管在哪提起,都有人加入进来一块儿高谈阔论。谁若是不知道,那便是跟不上潮流了。
始作俑者晏卿,此时正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七月的天,围着火盆在烧几本书。
他花了两百多块钱,买了几本玻璃制作技术,还有文献技术资料,最终找了一个最适合这个时代用的玻璃制作方法。
方子抄下来后,这些书便不能留着了,虽然可惜,但也只能一把火烧了。
晏卿十分仔细的把每一页都烧的干干净净,连烧完的灰烬都拿烧火棍捣碎,再寻不出一丝现代的痕迹,才算作罢。
小心无大错,一是为了防止被这个时代的人发觉异常,二是怕混淆未来人的考古工作。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东西,晏卿便不会让它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