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青临点了点头,心道故事说的虽然精彩,表情也很是到位,但传说毕竟是传说,传得多夸张还未可知。但他也不想扫了银锣的兴致,便问道:“然后呢?”
“然后那些守卫自然是被吓到了,慌忙就去通知皇帝,皇帝放那年轻人入宫,让他当面演示所谓的化酒成冰。那年轻人微微一笑道,光是化酒成冰有什么意思?随后便带着宫中一行人到了后宫的莲花池边……”
“当日正逢骤雨初歇,那一池的荷叶荷花都沾着未干的雨水,年轻人站在池边,轻轻一挥手,所有人便眼看着前一刻还被微风拂动的湖面上结起了一层薄冰,而那方才还随风摇曳的荷花,即刻被寒冰笼罩,成了一块块冰雕!”
季青临不禁感叹,从前没发现银锣这么会说故事,虽然只是一个传说,竟是被她说得绘声绘色,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忍不住捧场道:“厉害厉害。”
他的意思是称赞银锣故事讲得厉害,银锣却不是这么想的,眼看着公子从方才“我一个字也不信”的表情变成了现在的“略信两分”,银锣干劲十足,只觉得让公子拜倒在通天殿掌奉的石榴裙下指日可待。
“厉害吧?”银锣得意一笑,端起案上茶水倒进嘴里道,“还有更厉害的。”
“这一出‘六月冰荷’让皇上乃至满朝文武彻底臣服,纷纷跪地而拜。于是年轻人告诉皇帝,水镜神尊乃是创世之神,可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他作为神使,则会以不死之身和呼风唤雨之力,护皇室一脉永世绵延。”
好故事,季青临心想,这么看来,如今国中盛行供奉水镜神尊的长生殿就是由此而来了。
神嘛,总是要有点传说的,总不能干巴巴的让人拜一尊一无是处的神像不是?
想着,他又忍不住勾起嘴角调侃起银锣来:“呼风唤雨之力?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怎么个呼风唤雨法?”
他以为银锣定是答不上来,做好了调笑的准备,没想到银锣竟是张口便来:“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据掌奉大人所言,水镜神尊的生辰是春日的第一天,也就是立春那天。所以自从通天殿建起,每年立春那日,掌奉大人都会在通天殿后的通天台设法,令京中枯木回春。”
“枯木回春?”季青临眯了眯眼。
“对,”银锣笃定点头,又问道,“公子知道宫里有座鸣钟楼吧?”
季青临点头,他当然知道,每年除夕看烟花的时候,都很是向往能在那最高的鸣钟楼之上观看,为此他还曾偷偷羡慕过皇上。
银锣接着问道:“每年立春,你也都听过钟声吧?”
季青临接着点头,却是不明白她这一问是为何意。
银锣笑道:“那便是掌奉大人做法时配合而起的钟声,钟声百响之内,京中可见之处,遍地枯木尽数回春。”
季青临愣住了,他眨了眨眼,有些意外,如果说方才还只是抱着一个听传说的心态,那么如今听到的这件事,可就不仅仅是传说了。
不过,他还是不太相信那位掌奉大人真的有所谓的神力,便不死心的问道:“他这什么‘枯木回春之术’,你亲眼见到过?”
出乎季青临意料,银锣认真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前方,像是在回忆什么美好的往事,缓缓道:“我四岁那年随哥哥入京,当日恰逢立春,有幸见过一次那‘枯木回春’的盛景。钟声每响一声,那枯萎的草木便增添一分翠色,百响之后,遍地草木青翠欲滴,再不见一丝枯败。”
季青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说来,这掌奉有神力一事真的不只是传言?“公子,其实你不必如此怀疑,这根本不是什么秘密,普天之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就像你这样被老爷关在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才会当它是个传说。”
季青临不由沉默。
没错,如此耸人听闻之事自己竟然到今日才知晓,若不是因为入了宫,说不定到现在还没机会听闻。
季青临对这些看似怪力乱神的东西并不排斥,之前怀疑掌奉的“长生”也只是因为发现了其中的蹊跷,而如今听了银锣这一番话,那一丝蹊跷也变得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