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1 / 1)

解无移点了点头:“不奇怪,如今大銮水土司最gāo • guān职便叫做伏丘,正是因此而来。且民间开春耕作,或是屋宅动土之前,都会设坛祭拜他,以求水土之利。”

解释完这“伏丘”二字,解无移忽然问道:“你可还记得大銮当年第一个攻打的是何国?”

季青临回忆了一番,道:“桑国?”

解无移点头道:“没错。桑国地处东南,在世人眼中乃是一块极为富庶的宝地,但却鲜少有人知道,它起初同芪国一样,也是一块沼泽遍布的蛮荒之地。”

伏丘祖上世代居于桑地,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桑国建立之前。

那时候,桑地遍布沼泽,根本无法耕种。伏家祖辈到达那里后,认为如此广阔的土地荒废在此十分可惜,便一直想要寻找一种方法,将沼泽变为农田。

后来,伏家祖先找到了一种名为杏仁桉的巨树,此树需水量极大,将它栽种于沼泽之中,不久便可将多余的积水都吸进树干之内,将沼泽变为水量适中,适宜耕种的土壤。

伏家将此法公之于众,前往桑地之人越来越多,数十年后,沼泽终于全部变为耕地,才有了后来肥沃富庶的桑国领土。

而伏家祖辈并未止步于此,他们发现原来世上诸多土地与草木间都有相生相克的关联,便一直醉心于此,找寻各种贫瘠土壤的改良之法,直至将其发扬为家传绝学。

治理水土乃是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的难题,正因如此,伏家世代在桑国都颇受倚重。但此等能人异士在各国都无比稀缺,桑国一边重用他们,一边也将他们的身份深藏,以防他国觊觎。

直至桑国覆灭,大銮都不知伏家的存在,直至那高人将伏丘带到了允和面前。

后来,伏丘领命前往芪地,依据瘴沼特点制定了治理之法,用了三十余年,前后动用数十万人马,才将曾经的瘴沼密林变成了如今的农田与药田。

听完这么一段历史,再看眼前美如画卷的田野风光,季青临的感受变得有些复杂。

他仿佛看见了当年那遮天蔽日的密林之中,四处遍布的瘴沼之上,一批又一批人挥汗如雨地劳作、砍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密林中的巨木一棵棵倒下,瘴气萦绕的瘴沼一点点消失,最终化为肥沃土壤,长出了一簇簇嫩芽,蔓延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田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不仅仅是古芪国的这片土地,整个人世间,他们所能看见的屋宇楼阁,一草一木,又有哪一处未曾经历过这种浣骨洗髓般的变革呢?

在改善世间这件事上,神与人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千万年前五神创世,以黄沙沧海和皑皑白雪奠定出了世间最初的格局,他们像是天地间最早的画师,在这巨幅化作上勾勒出了山河湖海的轮廓,点缀了阴晴雨雪四季更迭,点缀了生灵与人间。

而后人们世世代代在这已有雏形的画卷上进一步精雕细琢,反复修改,这才有了今人目之所及的一切。

季青临情不自禁地弯起唇角,轻轻笑了一下,这才转过头去问道:“后来呢?”

解无移也轻缓地笑了一下,反问道:“你是问伏丘,还是问太子?”

季青临道:“你都已经说了,大銮如今水土司最高的官职便是以伏丘的名字命名,想来他后来必然是因治理芪地瘴沼有功,成了名垂青史的功臣。所以我想问的自然是那位太子,他在位的那些年,真的只做了这一件事吗?”

解无移静静看向窗外,似是在回忆那段历史,季青临却仿佛在他看似平静的表情中读出了一丝释然。

片刻后,解无移开口道:“允和在位四十六年,除芪地瘴沼,安西南流民,治黄淮水患,统八国文字,造运河通南北,设科考以择官。可以说,就是他,为大銮奠定了千年盛世。”

季青临沉默片刻,言简意赅地赞道:“是位明君。”

此时对于那位高人的身份,季青临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几分猜测,但这猜测却又有些不太合理之处。

他想了想,眯起眼睛凑近几分,似笑非笑道:“我怎么觉得你今日说的这些,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