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1 / 1)

贴身宫婢立即跪下,惶恐道:“这枚簪子是先帝陛下特意让人打造给娘娘的,奴婢何德何能?万万不敢受赏,请娘娘收回吧。”

太后淡淡道:“太花哨了,哀家现在不喜欢了,你跟了哀家这么多年,尽心尽力,周到贴心,这本是你应得的,拿着吧。”

贴身宫婢推辞不过,只好红着眼眶收下来,感恩戴德地站起,发髻梳好了,太后揽镜左右照照,忽然道:“哀家是不是长白发了?”

梳头的宫婢立即道:“回娘娘的话,娘娘的头发乌黑,并无白发。”

太后放下镜子来,平静地道:“哀家刚刚看见了。”

她与镜子里的妇人对视,明明面容不见一丝皱纹,一如从前那般美貌,可眼神却已是苍苍,她年轻时痛失幼子,接着又失去精心抚育的养子,最后送走了她的丈夫,然而试问一个人究竟拥有多少感情,才能经得住这样的岁月消磨?

孑然一身,独自老去。

世上与她有羁绊者,再无一人。

太后抚着铜镜,口中喃喃道:“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驰,爱弛则恩绝,所幸……没有被你瞧见我如今这样的丑陋模样……”

“你看,我没有动楚洵,也没有杀张宁淑,想来日后去下面见你,也不必听你再说一句我的心狠了。”

殿内寂静无声,所有伺候的宫婢都低垂着头,屏住呼吸,听她喃喃自语,宛如泥雕木塑一般,太后是在与先皇说话,她总是会这样自言自语,在这静如死寂的慈宁宫,显得分外清冷。

直到外面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一名宫人毕恭毕敬地跪奏道:“启禀娘娘,皇后娘娘到了。”

太后便把铜镜放下来,站起身,问贴身宫婢道:“东西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太后的唇角轻轻勾起,道:“哀家最后再送她一份大礼,走吧。”

……

苏青霓坐了没多久,就看见太后一行人才殿外进来,她立即起身行礼:“臣妾拜见太后娘娘。”

太后略略抬手,笑吟吟道:“好些日子不见皇后,瞧着精神比从前好了许多。”

苏青霓也笑:“臣妾观太后娘娘亦是。”

两人都从彼此眼中看见了心知肚明的意味,寒暄过后,苏青霓才提起话头,道:“不知太后娘娘叫臣妾来,有何事情?”

闻言,太后便笑了笑,道:“是这样,哀家如今在宫里住着,觉得气闷,年纪大了,看什么都无趣,想起先帝爷从前在江南建了一座行宫,哀家便想去行宫里住着。”

苏青霓一怔,她万万没想到太后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诚然,上辈子的太后一开始就去了江南的行宫住,此后十余年间,除非是大事,否则不会回皇宫。

她以为这件事已经被改变了,然而事情仿佛又回到了原本的轨迹,然而这一次不同的是,张太妃疯了,楚洵还在。

几乎在片刻之间,她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重点在于楚洵。

这辈子的楚洵在假死遁逃的时候,被她识破,无法如上辈子一样脱身,他不死,张太妃就一定能回宫,太后在宫里等了这么久,正是在等这样一个机会。

她要亲自向张太妃复仇。

如今,她赢了。

苏青霓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看了太后一眼,迟疑道:“娘娘想清楚了么?您长年在宫里,江南那里毕竟只是一座行宫,下人总有伺候不周到的地方,更何况,江南多雨,气候湿冷,您怕是不适应。”

太后笑言:“这有什么,皇后怕是不知道,哀家从前便是江南人氏。”

她说着,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桌上,提起另一件事来,道:“说起来,哀家临走,倒有一件事情实在放心不下,总觉得要安排妥当才好。”

不知怎么,听了这句话,苏青霓心里升起几分不妙的预感,道:“娘娘请讲。”

太后慢条斯理地道:“此事原本哀家也不好插手,皇后与皇上感情甚笃,伉俪情深,哪有旁人说话的份儿?不过哀家既然是你们的长辈,有些事情,到底要比你们多些经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