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国处于西洋和大庆之间,这几年大力发展商队,在两边都赚了不少银子,财力雄厚,兵强马壮,听说三皇子执掌的黑骑兵战力极强。论实力,我大庆绝不是其对手。”司岂捏着茶杯,眉头紧蹙着。
纪婵也紧张了。
大庆的军力相当于她那个时空的明朝初期,既没有大炮,也没有鸟铳。
她对枪械了解不多,在这方面几乎帮不上忙。
纪婵仔细想了想,说道:“如果他们今年不动手,也相当于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
“国库虽空虚,富商手里是有粮的,若由皇上亲自号召权贵捐钱捐物,多方购买粮食,定能渡过这次难关。”
由朝廷征粮容易引起社会恐慌,若由大族牵头捐钱购粮则会隐蔽许多。
司岂闻言眼睛一亮,“这的确是个法子。”朝廷从民间购粮的事进行得很机密,至少纪婵没收到任何消息。
但她知道这件事开始做了,因为,朝廷接受了她两千两银子的捐赠。
司岂和泰清帝把她的建议进行了完善。
比如卖卖国子监监生的名额,散官官阶,五万两银子可把即将到期的勋贵爵位续上十年,十万两可续五十年。(卖是玩笑话,看官不要当真,那是皇帝的奖励机制)
他们把大内御造的一些精致器物进行明码标价,每捐一笔银子,会得到相应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