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有了何星洲祸水东引后,每天受折磨的人成了宋建业。
除了被迫陪聊,听一堆深奥的原理,深夜才能回家外,睡觉前也不能放松,还得捧着书读,因为第二天方正心要问他问题,看他记住没有。
这让他是既兴奋又痛苦,高兴的是有了这么详细可行的计划,村里不愁发展不起来。
痛苦的是,方正心教他的事传遍了村里,每天他除了被“老师”念叨,还要被七大姑八大姨,甚至还有村长和自己媳妇念叨,让他好好听课,学好一身本事,不要辜负了大伙的期待。
时间转瞬即逝,临近过年,方正心小课堂正式停课,唯一的学生宋建业终于含泪出师。
离开他家的那天,这位铁血汉子以一种被猛兽追赶的速度逃离,手里还夹着方正心给他的一大摞最终确定的计划书。
大年前一天,方正心假装去了趟城里,从超市里买了一大堆“一等肉”,用驴车运到了村中央。
见他运回来一座肉山,可把村里人可震惊了,几乎所有人都冒着大雪赶了出来,就连知青点那些平时窝在屋里烤火的知青也出来跟着凑热闹。
猪肉在这个年代对人的诱/惑不可谓不大,村里要想吃肉,只能平时逮个兔子或者野鸡,有那养猪的,通常都要被送到供销社收走,再按照猪肉重量发下肉票和钱,去屠宰场排队购买。
猪肉按照肥肉多少,分为一二三等,肥肉比较多的部位都是好肉,寻常好肉,是轮不上他们的,一般还没上,就被消息灵通的城里人一抢而光,他们每每过去,都只能买一些边角料,包个饺子都要被嫌弃干巴巴的那种。
方正心深知这个年代缺少油水的特性,从超市里换来的全是肥肉居多的五花肉,比城里评定的一等肉还要优质不少,隔着老远都能闻到油脂的香气。
人慢慢往他这边聚集,方正心从人群里把宋建业叫了过来,后者原先还一脸忐忑,以为又要开始上课了,听到他的话之后,脸色顿时一惊,紧接着一脸狂喜。
他拿出大喇叭,迫不及待地向村民宣布了这件事:“乡亲们,好消息啊!咱们的方知青心疼我们吃不上肉,特地联系了屠宰场的亲戚,给我们送来了这批肉。不要票!按照三等肉的价格出售,每户限量五斤!”
消息一出,全场哗然,大家都开始交口称赞方正心仁义,有那反应快的,早就冲到了驴车边上,掏出了一叠零钱,“方知青,给我来四斤!”
“好嘞!”
方正心手脚利落,拿出杆秤来,其实肉都是在超市就分好了的,每块大概是一斤一两左右,他拿了四块,往秤杆上随意一撇,递到了那人手里。
“给你,正好四斤。”
他不认识秤,卖肉的人可认识,见到秤杆被压得高高的,顿时高兴坏了,狠狠夸了方正心一会,抱着肉急忙回家了。
村民见他还真以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肉,也都急忙围在了一起,差点把驴车给掀翻了。
沸反盈天的人群里,宋建业连忙端着大喇叭维持秩序,声音响彻广场:
“别挤别挤,肉还很多,都买得到!”
”葛老三家的,不用挑拣,品质都一样,多耽误功夫呢!”
“二牛!你媳妇刚刚不是买了吗?一户五斤,我看着呢,少在我眼皮子底下做手脚!”
“哎哎哎!慢着点,哪个天杀的踩着我了?”
第45章年代文里开超市(16)
在众人争抢中,方正心车上的猪肉不到一个小时就快售空。
所有拿到肉的乡亲,都喜气洋洋让家里小孩提回家去,在广场上聊开了,商量起是烧肉还是包饺子。
若有缺少的调料,你找我家借点醋,我找你家借点酱油,平时抠不拉几的村民都大方起来。
说着说着,所有人都馋了,广场上充斥着吞咽口水的声音。
方正心的肉是按照村里每家五斤的量送回来的,有的人家不需要那样多,也就剩了一些,有那过得相对宽裕如牛婶子家,就开始来找他打听,能不能再卖一点。
“行啊,既然大家都买到了,要是谁家还有余钱,包圆了都没事。”
“瞧你说的,谁还能包圆,家里又不是有金山银山。”牛婶子轻轻打了他一下,利索指了两块,“就这两块了,不用称了,直接给我吧。”
在场人可都看清楚了,这一块肉绝对比一斤还多,心里感念方正心的人情同时,自然十分相信他。
方正心把肉给他,看见站在后面的牛老汉,玩笑道:“牛叔,你今晚可有口福了。”
牛叔有滋有味抽了口烟,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惬意道:“这都要多亏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