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毅侯和那个府尹有区别的地方在于,他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说没有把握的话,要和郑席说的话都是等了散了宴才把郑席留下来的。
因着他明日要殿试,便是也无人敢叫他喝酒,甚至宴席都是早早的散了。
这是要影响别人一辈子的事儿,谁也不敢轻易的马虎了。
昌毅侯请郑席留下来喝茶,郑席恭敬却也没有格外讨好的样子,便是叫昌毅侯觉得越发满意了。
其实他之前是想把宗宜春许给他的,只是夫人不愿意,如今他是状元及第了,宜春也是已经许给了大皇子了,可见也是没有缘分。
只是宗宜春和大皇子的婚事昌毅侯其实心里是不痛快的,他对宜春视为掌上明珠,平日里是不知多少爱重,可如今许给了大皇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跟着大皇子去属地。
这当中要吃多少苦,又是骨肉分离的,不过这说这些也没用了。
昌毅侯便说,“郑郎君人中龙凤,丝毫都不像是乡下来的。”
“侯爷言过了。”
昌毅侯便问,“我上次听夫人说,你如今尚未婚配?是这样,我家中……”
“侯爷容禀。”郑席轻声打断他,“虽是家中无婚配,但是学生自小就有个心仪的对象,原这样努力考试,也是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拿到一些成绩,是为了配得上她。”
昌毅侯的话一顿,然后转头看他,“是你同乡的人?”
“也算是吧。”
昌毅侯停了很久,然后才说,“郑郎君,进京了之后,觉得京城如何?”
郑席就说,“京城花团锦簇,确实是学生的家乡所不能比的。”
“京城的风景再好,其实也比不上人。这京城里面最好的风景,其实就是人。”
他站起来,随意走了两步,“你未见京城里面的人,如今心里想着的不过就是前尘往事,只是少了对比,对比之下自然有一方是相形见绌的。你如今状元及第,眼看是功成名就,只怕是未来前途更是不可限量。可你来自乡下,没有背景,没有后台,京城做官,进了官场是需要助力的,你没有考虑这些吗?”
郑席笑了笑,“学生自幼读圣贤书,后来没了老师,便是自己寒窗苦读,说起来即便是在读书这件事上,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助力,全靠刻苦。侯爷说的话学生清楚,明白,自然也是要感激侯爷,但是时至今日,学生仍旧是想着,若是人拼死拼活的得了功名,却连自己心仪的人都无法迎娶,那这一辈子又在折腾个什么劲儿呢。”
昌毅侯不说话了。
京城里面的达官显贵很少会有这样的观点。
即便是他,和夫人也是先成亲,后觉得夫人是这样的好,才越发感情深厚的。
他们自小就在豪门贵族家庭中生活,说到底了,这婚事也是家里长辈的一个筹码,多半是不由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