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节(1 / 2)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4章

在段雀桐疯狂给两位科研人员戴高帽的时候,燕北梧也彻底打破了拓跋荣的美梦。

甚至打败他的都不是燕北梧,而是一个刚刚闯出名堂的新晋将领——石勒。

石勒本是上党武乡羯胡族人,三年前,上党大旱,随着大旱而来的就是饥荒,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迫于生计,身为佃户的石勒走上了逃亡之路。

在原本的轨迹中,石勒会被并州刺史司马腾抓获,并作为奴隶贩卖,由此开启他的传奇人生。

只是,命运让他遇到了燕北的商队,商队除了走商贩货之外,还承担着绘制舆图,引进人才的重任。

至于什么样的才算人才,王后可是说了,只要能喘气的,他们燕北都要。

就这样,一群瘦骨嶙峋,却又正值壮年的羯人被带到了燕北。

这一举动,提前消灭了一支臭名昭著的抢劫团伙,同时也改变了石勒原本的人生轨迹。

石勒虽然目不识丁,可是却十分有远见,他在燕北过了半年的劳工生活,摸清了这里的情况,随即果断地投入军中。

他为人悍勇、善骑射,一对双弧弯刀使得出神入化,很快就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

不过短短三年,他已经从那个流亡者变成了燕北王手底下的一员猛将,此时,他才三十岁而已。

当听到大王点他和段凤睿做先锋的时候,石勒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段凤睿是王后的堂兄,大王让他来打响第一仗那就是在给妻族崛起的机会,而他被提名,那绝对是大王对他能力的认可,士为知己者死,大王的这份看重,就足以让他肝脑涂地!

与段凤睿正统的行军风格不同,石勒打仗只看结果,不重过程,什么阴谋诡计都想得出来。

两人一正一邪,相互之间打着配合,在大军还未到达前就顺利地解了武阳之围。

不仅如此,石勒还摆了拓跋荣一道,他与段凤睿商议一番,两人直接截了拓跋荣的后路,逼得拓跋荣只能转向并州。

至于为何两支先头部队就能逼得拓跋荣改道,这就要说起工部的新成果了。

因为段雀桐对古代典籍中提及的机关术存疑,是以有时也会与烛有道询问一番,其中最让她好奇的就是公输班的木鸢和孔明先生的木牛流马了。

两者一可进行空中观察,二可进行地面运输,如果能够亲眼得见,那对于她来说也可称得上是从另一个维度见证历史了。

而且,段雀桐受后世影响,她还提出了许多新奇的想法。

由此,战场上就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拓跋荣看到燕北军的先锋军,本来想要给燕北梧一个下马威,让他们全军覆没。

只是在将他们合围到一处关隘的时候,忽而有人如大鸟一般从空中掠过,他们倾倒了一种黑乎乎的液体,将他手底下的那些人浇了个满身淋漓,他当时就知道不妙,命人弯弓搭箭,直接射杀。

只是留给他们的时间太短了,又一只大鸟飞过,这次倒下来的却是火折子。这些火折子都冒着火光,随着它们落下,火势轰然而起,随即以一种不可遏制的速度蔓延,四处俱是哀嚎惨叫之声。

拓跋军自顾不暇,之前被围住的燕北军趁乱退出关口,几乎没耗费一兵一卒。

拓跋荣在亲卫的护送下好不容易离开了此地,却没想到平原处还有另一场噩梦在等待着他。

彼时,段凤睿已经接到了石勒的传讯,他看着远方逐渐逼近的拓跋军,如预期那般下达了命令。

拓跋荣听着传令官回报,说前面有一支燕北军,人数不足两千,看到他们后正在后撤。

拓跋荣当即下令全速追击,一刻钟后,他们看到了燕北军慌忙之中留下的军备,他们可能觉得带不走,竟是将之引燃,初时他还未放在心上,只一心向前追赶。

很快,队伍中骚乱起来,那些怪模怪样的马车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忽然动了起来,在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火光的还有那种令人熟悉的黑色液体流出。

这次的火势并没有之前惨烈,可是影响却要大得多!

火光四起,马儿如何能够不怕,由此发生的冲撞踩踏可以说是灾难性的。

两场大火,直将拓跋军烧的心颤胆寒,斗志全无。

燕北军的用意十分明显,而这样毒辣的手段还不知有多少没有使出来,为了避免更重大的损失,拓跋荣当机立断,直接南下,冲进了并州。

等到燕北梧大军压境,更是让拓跋荣没了退路,此时他陷入了困局,进退维谷,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抢夺了并州的两座城池。

司马腾因此糟了无妄之灾,急忙调遣境内兵马与突然涌入的鲜卑人相抗,再也无力去管别处。

而司马越没了亲弟弟的支持,面对千疮百孔的江山,心下第一次生出了惶然悔意。

……

拓跋荣如此轻易就被逼得逃离是各方势力都没有想到的,就连燕北梧也没想到,他只是让段凤睿和石勒去解武阳之围,却生生逼得拓跋荣南下。

时也!命也!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燕北梧面对眼前的大好局面,自然不会客气,他此次足足带了十万大军,这么多士兵每日的粮草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燕北梧明了了眼下情势后,一边命令贺敬柏分而化之,另一方面命各路将领攻而克之。

除了中军留守之人,其余各路兵马全面铺开,只打突击战、游击战,不打拉锯战,如此推进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拓跋荣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燕北梧鲸吞蚕食着祖辈的基业,虽知无力回天,甚至后悔当初南下,可事情已然如此,他也只有握牢手中的筹码,伺机翻身。

只是,燕北军手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层出不穷,几次之后,别说士兵,就连他也心生惧意。

尤其是一次交战中,对方竟然引得道道天雷,炸得拓跋军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