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村,灯火通明!
黄家村的精干汉子们,一个个的手持狼筅、锅盖以及各种武器,将整个村庄保护了起来。
这些精壮汉子虽说操练过一二,但战斗力自然不是正规的行伍士兵的对手。
面对海匪的攻击,他们也只能结成这种阵型自保。
好在黄廷晖离开黄家村之时,他曾经交给了老族长一。
有黄廷晖的侄儿在,外加小丫头也在黄家村之中。
众人便有模有样的按照《练兵实纪》中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操练。
其中他们手中所用的狼筅,便是出自《练兵实纪》之中的。
这些狼筅选择的多是东南地区生长了多年的毛竹。
作为武器的狼筅留下前端的众多枝丫,狼筅经过高温处理,让这些枝丫形成规整的弯曲状。
之后再在狼筅每根枝丫的尖端绑上锋利的箭矢,而竹竿的末端缚上利刃。
别看这种武器造型奇特,但实用性却是非同一般。
狼筅长约3米,用来对付倭寇的倭刀有一定的优势。
其纷乱的竹枝可以大大缓阻倭寇的凌厉攻势,为后面的长枪手,提供防护和赢得刺杀敌人时间。
而利用狼筅上的利刃,也可以伺机刺杀敌人。
而且狼筅都制作简单,材质易于获取,成本低廉。
用来大规模制造武器,再是合适不过了。
最为关键的还是这些精干的乡民虽说是经过了训练,但他们的水平远远达不到上阵厮杀的程度。
这等防御力惊人,同时具备一定杀伤力的武器。
自然是成为首选,也可以让没有经过战场血腥厮杀的老百姓,能够拥有与凶残倭奴士兵厮杀的底气。
“前面有情况,有情况!”此时,负责警戒的村民听到了马蹄声传来,他赶紧将这个情况告诉了老族长。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