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虽然黑了不少,瞧着也更壮实了。
王秀珍看她娘满面忧愁的模样,笑着摇摇头,安慰道,“日子是不如从前了,但哪里就像外边瞎传的到过不下去的地步。大宅子还在,田地还在,牛在,车在。就这些财产,不说顾家村,连咱们王家屯都算上,几户人家能比得上。”
瘦死的骆驼终归比马大。
她娘还是不放心,狐疑道,“你不是在骗我吧?我听说你婆婆为了补贴家用,连小儿媳,就你那妯娌,当初买给她当聘礼的自行车都要卖掉?”
当年秦家娶他们家姑娘时,可几乎没给任何聘礼,不过几挑子五谷丰登,一台缝纫机。当时她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想着好歹有台带电的玩意儿呢。
谁知道闺女婆婆打的好算盘,进门后竟然日以继夜的让闺女砸手套。
到了小儿媳这,倒是肯出血了,聘礼是啥三转一扭。她当时知道后,气得好几晚上睡不着。
他们王家是穷,出不起多少嫁妆,但也尽力了不是。把家里存了多年的压箱底的钱都给闺女陪嫁了过去。
蒋婆子这个狗眼看人低的,给俩儿媳的聘礼差距这般大,她闺女咋做人。
王秀珍听母亲提起妯娌嫁妆的事,抿抿嘴小声道,“那是婆媳俩在斗法呢。您老也应该听说了我婆家那点儿事。”
她娘点点头,“听说了,方圆十里八乡哪里有不知道的。你婆婆常年猎鹰,如今被鹰啄了眼,真是活该。换啥亲啊,给儿子换来一个花言巧语的骗子。”
看着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没想到也有让人当猴刷让人骗的一天。
真是痛快。
“就是呢,我看啊,我那三婶,就是我小叔子的前未婚妻,人很好呢。也不知婆婆咋会同意换她继姐进门。这事做的可不地道。”王秀珍不是爱背后说人闲话的。
但想起婆婆的所作所为,还是忍不住指责了一句。
“嗯,不过你婆婆和你妯娌之间的事你少掺和。老儿子大孙子,父母的命根子。别看你婆婆如今跟你妯娌闹的水火不容,万一哪天你婆婆看在小儿子的面上原谅了你妯娌呢?”王母认真的叮嘱闺女。
毕竟闺女的小叔子两口子生米都煮成了熟饭,农村也没轻易说散就散的。
再说闺女婆婆也搞掉了人父亲的工作,报复过了,这事估计就这么过去了。不然咋办呢,日子总要过的。
“您还不知道我,除了去厨房做一日三餐,打扫客厅,我只呆在自己院子里。”王秀珍娇嗔道。
嗯,王母满意的点点头,她闺女是个不惹事的。
“对了,那换亲的事,你婆婆因为鱼目丢了明珠,对儿子的前未婚妻,就是如今你那名义上的三婶肯定也憎恨的很。
甚至说不得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她算计的。你离你那三婶远一点儿,小心你婆婆迁怒你。”
就她过来人的经验,此事虽然是闺女婆婆自己干的好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这人啊什么时候舍得怪罪自己?
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
她倒不是对闺女那位只见过一两面的三婶有什么意见,反而对那姑娘印象很好。长得好看,嘴巴又甜,人看着也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