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节(2 / 3)

这段时间,连周六周末都在学习,孩子们太辛苦了,他们老师也陪着辛苦了好长一段时间,不过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这些都是值得的。

谁知老师们不提,学生们却忍不住,兴奋地和苏葵说起话来。

“班长,我觉得我这次考得还可以!”

“我这次一点也不紧张,觉得和之前联考也差不多。”

“这次做的题型我们小组里讨论过好多次,我一看觉得稳了!”

“作文我写的是班长带着咱们班一起进步的故事,我觉得这件事最有意义了,一写就停不下来。”

“我也是!”

“我也写的咱班长!”

大家都兴奋地交流起来,苏葵只是微笑看着,陈校长几人也笑了,看来这群孩子根本没有受到压力影响,这次应该考得还不错?

高考成绩将会在八月中旬出来,他们要做的,只是等待。

此时,苏葵收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许多封信件。

都是知道她参加高考的,纷纷写信来鼓励她。

京城的陆家一家三口给她写的,说让她安心考试,等着九月与她京城再见。

而作协的几位老师除了关心她的学习外,更关心她的文章。

尤其是徐奚年,他特意写信告诉苏葵,问她看完他的小说后,有没有想过下一本小说要怎么创作?

就是知道苏葵不读文学,徐奚年也没有放弃,不读不代表她就不写了,他让苏葵继续创作,不能浪费了她的才华。

苏葵原本短时间内没想继续创作的,《六月》的主编,同时也是作协的荣誉主席宋万章却在信里提到了一件事。

他告诉苏葵,如果要加入作协的话,必须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并且拥有至少两部出版的dú • lì作品,再经过成员推荐,理事会书记处共同讨论通过才能加入协会。

目前来说,苏葵的作品质量是够的,但数量不足。

如果她有意加入作协,就得继续创作有影响力的作品。

苏葵当然是有这个想法的,先不说加入作协能提高文学地位,能定级发工资这回事,就是她已经走到这一步,也没有中途放弃的道理。

她心中略微有了些想法。

考完试,苏葵还没有回家,就被赵东方请到了县委办公室里,他和向书记都在。

“上级领导已经同意我们在清河大队举行试点!”向书记看到她十分高兴,“苏葵同志,这次你可是大功臣啊!”

他告诉苏葵,调查组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走访了无数公社大队,听取了所有群众的意见,他们把收集到的信息全都汇总上交。

“上面的数据触目惊心啊。”当时的领导是这样感叹的。

原以为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不想现在已经出现了大问题,为烧柴乱砍山林,做饭人多了浪费劳动力,家里不让养家畜食堂很快供应不足,多劳不能多得群众心里不满意。

桩桩件件的问题发展在一起,已经完全不利于生产。

除了那些家里的懒汉,几乎所有人一听说,那都巴不得尽快解散公共食堂,自己的东西他们想要自己做主。

上级领导听取了意见,经过几次会议的讨论,同意先在清河大队举行试点,如果效果好,更能鼓励生产,就推广向其他地方。

这件事情就交给向书记一力组织,下面的县城公社大队全力配合。

七月二十五日,轰轰烈烈的“解散公共食堂”在清河大队举行试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