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节(3 / 4)

李先河能不快些吗?随着苏葵在各个领域做出的成就越来越多,看重她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当年只用跟中文系抢人,现在要跟好几个部门抢人。

现在最记挂她的就不是外交部,而是教育部的同志。

因为这一届高考生的成绩。

事实上,成绩早在前段时间已经出来,他们忙于公布成绩,发放通知,拟定高校教学计划……一直没能来找她。

之前有京城的记者想要来采访苏葵,但她忙于毕业的事情完全没有时间,又发生了苏联的事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那里。

直到现在,教育部的副部长卫保华带着《教育日报》的记者亲自来找苏葵。

不仅如此,他们还做了一面锦旗,上面就写着“教育模范”四个大字。

由于她已经不在京大,这面锦旗就被送到她现在正在进修的国际关系学院这里。

今天,正是苏葵上学的第一天。

教育部的副部长同志,《教育日报》的记者同志,亲自来学校为她送这项荣誉。

所有人不管认不认识苏葵的,都马上从这么大场面中迅速了解了她。

在今早的课程还没开始之前,苏葵就在学院领导的办公室内接受了这项荣誉。

这个领导当然就是李先河,由外长亲自担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及党委书记,他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党委副书记。

这会儿他就笑着看着这一幕,领导要来的事情是早就跟他们打过招呼的。

苏葵看到这一幕却有些惊讶:“部长,这阵仗是不是太大了?”

卫保华亲自将锦旗交到苏葵手里:“苏葵同志,这是你应该得的,教育模范名正言顺!”

他说得没错,这次取得的高考成就足以让他们来这么一趟,表彰这位“最大功臣”的贡献。

今年高中毕业生共二十九万人,而大学整整录取了三十多万人,1114%的录取率!1

除去因为高校招生数量扩招而给中专学校留的一批名额外,仅仅算高中毕业生,是高达百分之九十的录取率!

百分之九十是什么概念?那几乎是大部分人都考上了大学!

并且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这一批学生的质量。往年大家的成绩并不怎么高,高考满分八百,往常上七百的人都没有多少,下面更是有巨大的断层,多的是考三四百分的人。

而今年不一样,就拿京大来说,往常每年大概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够上京大,七百分往上的人太少,六百往上就能上。而今年进入京大的竟然全部都是七百分往上的,甚至大部分人竟然考了七百五十分以上!

更令人惊讶的是中间那部分考生,不再是低分区间占多数,而是五六百分这个高分段的人占了大多数,可以说将整体质量都往上拔了一大截!

他们的试卷质量比起往常来几乎是另一个水准,甚至当初阅卷老师都产生了怀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