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节(2 / 3)

进国际关系学院再安排进外交部和大学毕业直接进,就和现在考研差不多,一个是提升资历再工作起点高,一个是直接工作累积经验和资历。

两条不同的路罢了。

今年郑云和和秦教授来和外交部接洽了一下,问这次是否准备招人,还有外国语学院也来了人。

他们的一些学生有志于进入外交部,今年这届学生刚好大四结束,大五就该为他们安排实习了。

“那就招两个人进来吧。”李先河说,现在的工作量没那么大,他觉得应该够了。

苏葵却说:“或许可以多要两个人。”

她看出了李先河的想法,只是轻轻笑了笑:“之后要是忙起来,多两个人恐怕是不够的。”

“你就那么肯定能行?”有时候李先河都佩服她这样的自信,他自己都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行。

“主任,其实您不必担忧。既然结果已经可以预见,那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我们总是会成功的。那为什么不提早准备起来呢?”

“况且——”苏葵自信道,“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进来的。”

她也不是为了人数就什么人都要,既然是要进外交部的还是进专业翻译部门的,必定是最优秀的人才。那边国际关系学院的几个人还在培养,这边她也可以直接选服了。

“你的眼光我是信得过的,你们组的事就交给你负责吧。你去跟干部司的同志协调一下,给我拟一个章程上来。”

苏葵回去一说,别人还没怎么样,贺红峰就把这个任务一并甩给了苏葵。

准确来说,他把整个翻译科进人的事都交给了苏葵。

“你也是京城大学毕业的,回头去你们学校招人应该比我们都熟,而且这种事情你们年轻人有经验。”

他也鼓励她道:“小苏啊,你是眼光我是最信得过的,相信你选出来的人一定也是最优秀的。”

他还告诉苏葵,他们英文组就招一个人就够了,其他让各个组长跟她协商。

“贺科长,那我去了,您干嘛呢?”

“我?”仿佛听不出苏葵在说什么,他一本正经道,“我当然是坐镇大本营,不然这里的事情谁处理?对了,过几天首长还有个会议,我这个翻译还得上岗,所以这里的事情要不也一起交给你了?”

苏葵绝不同意这样丧心病狂的建议,可他说的竟然都是正当理由?!

“小苏啊。”他语重心长,“你是我亲自选进来的,也是我最看好的接班人,你明白吗?”

苏葵明白了,从来都只有她给人灌鸡汤画大饼的,这回是轮到别人给她灌了。

就在苏葵去机场接赵芝兰的时候,京大很快就知道了外交部今年有意招人的消息。

而负责人一看,哦,苏葵。

苏葵?!

正好,这届即将参加实习的大四生就是苏葵曾经的同学。

作者有话说:

1来源于《中国对一九六二年科伦坡六国会议的因应》

2那次边境战争我国真的特别厉害,势如破竹那种。网上经常说的那个段子,说我军一位副班长所在的四人小组深入敌后15公里,作战5次,单挑两处印军炮兵阵地,缴获11门火炮两辆汽车,在总结大会上还说“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就是这次战争里的!爽文都不敢这么写!

第118章

看到是李先河亲自来接他们,把赵芝兰三人都吓了一跳,连连说不应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