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掌上玲珑杀> 第4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节(3 / 3)

作者有话说:

谢殊他醋了,他醋了,一点小温馨吧,其实男主他不配~

第51章、前兆

历时三日的会试过后便是殿试,由傅翊亲出考题,原本定在次年二月在御前进行,可今年却生生提至了年末。

入围廷选的贡士约十二三余人,其中多数为寒门子弟,他们千里迢迢的自他乡而来,一路风餐露宿长途跋涉至京城,身上盘缠亦是所剩无几,孤掷一注只为一朝金榜题名。

孟清禾这段时日更是频频早出晚归,调动谍司线人镇压各方蠢蠢欲动的势力。皇城禁军已在科考前就已由窕枝带领着,秘密前往凉州入京要地伏击。

傅翊给各关口下达的命令是,一旦发现端王傅珵踪迹,格杀勿论。

谢狰衡的请辞奏疏在被傅翊有意搁置了一段时日后,终是降下了恩准辞官的旨意,一并赏赐下几大箱金银古玩,做足了厚待归隐老臣的表面功夫。

沈尧安策马领着宦人们来相府宣旨时,府内并不见姚氏,只谢狰衡与谢殊二人立于旁侧,半跪垂头,恭敬的捧下圣旨,谢恩叩拜。

可沈尧安却并未立时离去,他站在谢殊跟前,颀长的身影遮蔽了檐下露出的景色,抬手拦下了将欲行去之人。

“谢太傅如今颇得陛下器重,待到殿试一过,小小的太学怕是容不下您这尊大佛了。”

此番会试得以顺利进行,得益于谢家举全族之力,站在群臣世家的对立面。

这场会试表面是在谢家的主导下进行的,嫡子谢殊担任主监考,而谢相则在朝堂上公然与世家抗衡,顺了帝王的心意,又何愁没有加官进爵、富贵荣华?

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谢狰衡在竭心尽力多日,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之际,毅然告老退隐,转身拂去功与名。

谢殊眸中寒色一凛,沈尧安头顶黑色乌纱下的垂苏划过他的眼帘,挡下他眸中的晦暗。

“沈大监言重,谢某鄙陋之身,并不足以侍奉陛下身侧。”

“谢殊你过于自谦了,觐封的圣旨择日送到,你们谢家此次必定门楣显贵。”

“沈大监此言差矣,历朝历代,我谢家门庭又何时衰弱过?”

沈尧安下摆飞鱼折纹近在咫尺,谢殊的脸色较之前好了许多,一身常服,玉冠束发,腰间佩玉嵌连的络子与之格格不入,甚至还有些粗线的针脚尚未收束纳好,一看便知出自何人之手。

最近上京都谢殊和孟清禾夫妻恩爱、琴瑟和鸣的传闻四起,照眼下的情形看来所言倒是非虚,沈尧安敛下神色,倏尔想起孟清禾繁花镂枝玉匣内描摹的小像,待诸事尘埃落定,她算不算得上是得偿所愿。

遥望着沈尧安消失在眼前的身影,谢殊把玩着腰间的配络坠式,长指划过尚未逢纳好的针脚。

方才沈尧安脸上稍纵即逝的神情被他纳入眼底,都道情字误人,过了这么多年,他竟还是那么容易的就轻信了别人!

宋轩这几日不在府中,没人前来南苑叨扰,谢颐芸倒是久违的前来拜访了一番。

前几日谢太后宣诏她入宫,提及她的婚事,言语中多是流露出对谢狰衡招婿行为的不赞。

谢颐芸性子孤傲,与姚氏如出一辙,谢太后见她执拗于亲子傅珵大有终身不嫁的意思,心绪更为复杂,一时也不知如何安抚,便让嬷嬷搜罗了一些才华横溢的世家公子画像令她带回去细细品看,又好言相劝了一番,嘱咐若有中意者即刻得以赐婚。

谢殊前脚刚踏入南苑,沛文就匆匆端了茶水前往了厅室,拢枝并不待见这位相府里娇生惯养的嫡出小姐,嘴上叼了片叶子,立在门外躲懒,将伺候人的活计尽数丢给了沛文。

“何人在内?”

男人云靴止于拢枝面前,宋轩不在府内,平日里来南苑拜访的客人更是少之又少。孟清禾不在府中,拢枝近几日埋头摆弄院内种植的药材,今日她心情尚且不错难得回应了一两句谢殊的话。

“是西厢浮曲阁的嫡小姐,说是有要事与兄长商议。”

谢颐芸平日里与谢殊并无过多交集,自小到大,她一直都是被谢狰衡捧在心尖上的明珠,同他们这些庶出子女不同,谢相对嫡女的偏爱在整个兆京人尽皆知。

谢颐芸尚在开蒙时,谢相就曾不畏人言的给谢颐芸请了外头大儒到府邸为师,所教授的也并非《女戒》一类拘住女子的死书,而是《四书》《论语》等开卷明益的教典。

再稍大一些年岁,由先帝做主为其与太子傅珵定下婚约,时常被谢太后接入宫中小主,曾经一度也是名门贵女中难以企及的存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