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秀替秋仪捶着腿。她当日承诺帮宁同河做的事早已办好,但是却没有收下那笔钱。
她把钱送到了秋翰处,想看看自己的哥哥会如何处置。
秋翰拒绝几次,宁同河却坚持要答谢。
最后秋翰指了一条明路——用这笔钱在江南常年水患的镇子中兴建一座桥,让百姓免受蹚水之苦。
桥的名字是秋翰亲自取的,“永宁”。
这是在暗示妹妹的功德,也是祈愿此地长久安宁。
贵妃得势,想求见的人络绎不绝。秋翰刚直,挡下许多。可是宫中人多眼杂,总有人为了利益绞尽脑汁地替求门路的人递上消息。
永秀知道娘娘不喜欢听,但是这次事关十九殿下,他便择了讲给娘娘。
原来是王太傅家的千金王月琴,她今年同娘娘差不多大。自当年中秋游园夜后她没能如愿以偿嫁给太子,婚事竟然就莫名其妙地搁置了。
几年下来,她似乎也被磨平了棱角,开始主动寻找夫婿。
十四殿下的疯名在外,绝非好夫婿。
这挑来挑去就挑到了远在仆地的十九殿下身上。
她的想法算的好,若是嫁与十九殿下做正妻,不仅有秋贵妃这样得势的好婆婆,更能远离京城纷扰,到富裕的封地去。
至于这位十九殿下曾经的晦气名声,她想着,自己年岁也并不小了。配一个皇子也不算亏欠了自己。
主意打定,问题就出在了无人说媒身上。——她想着想着就想到了永宁殿的秋贵妃。
既然秋贵妃曾亲自抚养过十九殿下,那么她的话殿下一定是会听的。若是有贵妃相助,这婚事已经成功了大半。
永秀将这事一说,自己也皱起了眉。
娘娘也许不知道,但是当年殿下那充满占有欲的眼神可不似开玩笑的。
自己几次被殿下盯的头皮发麻。
娘娘精通权术,却在这感情一事上一窍不通。竟然没有看出来殿下当年的心意。
他有心提醒:“殿下的婚事还是让他自己决定吧。娘娘若插手,此事恐怕适得其反。”
永秀说的委婉,哪仅仅是适得其反这么简单。
若是娘娘亲自给殿下指婚,只怕殿下会发疯。
秋仪知道他想说什么,那孩子当年对她的感情确实有几分微妙。可唯一直白的表达就是当日离开时那句:“不知何人才能有幸成为娘娘的裙下之臣。”
但这句话在她看来,不过是对她投诚太子一事的嘲讽。
他们相处不过半年,哪里来的情根深种。血气方刚的年纪,恐怕此刻在封地连通房侍妾都有了。就算真有那么几分感情,三年也足够消磨殆尽了。
“童言无忌。”她无所谓地笑笑,“永秀你何必当真。”
王家是世家大族,足够和太子背后的周家抗衡。这个正妻的人选她非常满意。若是这桩婚事能帮齐坞生扳回一局,到时候他们争斗起来也能有些拖延的机会。
是的,她从未期望过那个孩子真的能救她于困境。
她也更不会为此许诺什么。
她只是想把水搅浑……能够再争取一点时间。
永秀看着娘娘不在意地神情,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是心中有了几分不妙的预感……
殿下他对娘娘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