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殊色误人> 第3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节(3 / 4)

“阿楚,前些日子我患了风寒,多谢你照顾。”沈汲知道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温声道。

萧楚华冷哼一声,脸色虽缓和下来,话里依旧带刺,“夫妻做到这个份上,这也要道谢,那也要道谢,我也多谢你提点,知道你我有多生分。”

沈汲被她冷嘲热讽一顿,知道她还在为前些日子的事生气,自己生病这几日也反省过,是想真心同她和好过日子,便也不还嘴,小心翼翼赔罪。

萧楚华心里没有多少怨气了,只是嘴上不饶人,“你不用同我虚与委蛇,也不用顾忌我阿弟,我嫁给你这些年,至今不曾有子嗣,你若是嫌我善妒,妨碍你纳妾生子,明日便和离,各过各的……”

“阿楚!越说越远了,我几时怨过你……”他有些无奈,“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若是将来襄臣子嗣多,肯过继给我们,我们便好好养孩子,若是没有,只你我二人也没什么不好。”

说起阿弟,萧楚华又皱起眉,“我阿弟哪里指望的上。”

沈汲知道萧绪桓从姑苏带回来一个女子,萧楚华与她一见如故,很是要好,这些日子在家临的字帖都是那女子所赠,他指了指字帖,“这不是有些眉目了吗?襄臣不是那等轻浮之人,若不是有心成亲,怎么会轻易带回府上。”

不提还好,提起崔茵,萧楚华眉头紧锁,她先前问了娄复几句和崔茵有关的事情,娄复便被罚去了军营,见娄复支支吾吾含糊其辞的样子,她还有什么不明白,萧绪桓有事瞒着她,并且借由责罚娄复来告诉她,这件事,他不打算现在就与旁人说。

萧楚华心里七上八下,想过好几种猜测。

她见崔茵的表现,不像是从前就认识阿弟,但阿弟的确像是……蓄谋已久的样子。

难道问题出在崔茵的身份上面?她打探遍了建康,也不曾听说姓陈的哪户人家有这样一个女郎,又打探崔茵口中夫家,也没有消息。

即便是江北迁来不久的人家,也该有些蛛丝马迹,可偏偏怎么都查不到。

而她认识崔茵这些日子,见她容貌堪称绝色,文雅识礼,像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女郎,总不会是会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出来的。

沈汲见她脸色不对,“怎么,那位陈娘子有什么问题吗?”

萧楚华一把抓住他的袖子,“阿弟先前行军在外,可认识过什么女子?”

沈汲想了想,断然否认,“哪里曾认识什么女子,难道你还信不过襄臣的人品?”

“真是奇了……”萧楚华没有半点头绪,阿弟越是瞒着她,她越是不安,低头将方才练好的最后一张描红收起来。

沈汲不经意瞥了一眼那张字,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从她手中拿过来,仔细又看了一遍。

“这幅字——”他疑惑道,“是陈娘子所写?”

萧楚华点头,“自然是她。”

沈汲师从名儒,只因家道中落,才阴差阳错被萧绪桓赏识,做了幕僚军师,如今搁下雅趣诗文许多年,却一眼认出,这张字帖里的“之”字,习的是王逸公的咏梅赋中的笔法。

那位陈娘子生在江北,丧夫后才来到建康,怎么会习得王逸公二十年前的私帖?

那咏梅赋乃是感怀往事之作,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笔走龙蛇,功底深厚,不仅辞赋做得好,笔下寄情,字写的更是行云流水,只因赋中暗讽朝廷不作为,偏安一方,王逸公作完此赋后便被贬官去了岭南,手稿不知去向,传言是被某位风流名士私藏了起来。

沈汲年少时,曾在先生那里见过临摹的咏梅赋,因此赋被朝廷严禁,知道的人并不多,绝无可能流传到了江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