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节(3 / 4)

“谁说我是是一个人了?”盛平顾干脆把手背到了身后,“学堂里的学生们还等着我回去上课呢,我可不是一个人。”

“老师,您一个人待在家乡我们确实不放心,不如便留在京城吧。”谢良臣也劝。

盛平顾仍是摇头,“我一个乡下教书的老头子,自然该回我的草屋,在你们这我反是闲得慌,就连串门都没个去处,还不如三合村来的自在。”

他虽是这么说,但谢良臣却还听出了别的意思。

或许三合村确实比京城让老师更自在,同时他应该也是想表明自己已经心灰意冷,只想在偏远山村了此残生的意思。

这番作为的目的何在,谢良臣相信自己应该是要占一部分原因的。

于是在盛平顾的坚持下,他还是乘船回荣县了,谢良材因为还要跟着他学习,所以也跟了去。

重新回了国子监教书,谢良臣的生活看似没变,但因为多了个亲近之人,其实还是不一样了。

比如不管他多晚回家,屋中总有一盏油灯为他点燃,他衣裳要是破了点小口,还未等他发现便有人已经给他缝好,甚至就连桌上的饭菜,慢慢也移换成了他喜欢的菜式。

他自认自己并不挑食,所以几乎也不显露对什么的特别喜好,可是盛瑗还是发现了他喜欢吃什么,然后在他面前的便尝是自己喜欢的菜式。

这种被人关心着的感觉很好,谢良臣也觉得两人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逐渐加深。

与他这边的温馨甜蜜不同,此刻大融朝廷上却即将有一场大风暴来袭。

作者有话说:

第62章发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京中逐渐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有人克扣军中粮草以及士兵的饷银。

这消息开始只是在市井间极隐晦的传播,知道的人并不多,哪知户部却直接派人出来辟谣,表示每月钱粮都由按时发放,并不存在克扣粮饷的问题。

北桑国一直虎视眈眈,甚至传出风声要南下攻打中原,因此边境风声这两年是一年比一年紧。

此刻传出军队有人贪赃枉法,若是查出,主使者的罪名绝对不止是贪污这么简单,恐怕会按照通敌叛国处理。

所以等又有人传出有士兵讨薪不成反被关入牢中,甚至有人做了逃兵后,朝堂上一片哗然,纷纷要求彻查。

吵了几天,最后融景帝下令,由刑部负责查明此事,大理寺协同办理。

消息传出,京中各个报刊都进行了跟进,不过刊载的都是刑部和大理寺已经公布的事,对于官方还没发出正式通告的消息,大家目前也都很谨慎。

谢良臣从听到说有人克扣粮饷之后便明白推墙行动开始了,户部之所以故意高调的出来澄清自己已经将粮草饷银发放到位,不就是想引起关注吗?

只要大家的视线集中起来,那么后头的事自然也就顺水推舟了。

不过要想真正把对方扳倒,这里头还有许多细枝末节的事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关证据的取证以及证人保护。

谢家小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