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聂家是相中了林寒哲,不管他有没有中进士,都已经赏识于他,这莫大的恩情,此子居然敢拒绝。
程晏就笑道:“此事我还不太清楚,也许待价而沽,抑或者是有些风骨。平素在学舍,他虽然清贫,却从不占人便宜。聂家如此虽然取中了他,但是和赘婿又有什么区别,他什么都没有,贸然得了此桩婚事,不免要仰人鼻息,若是我,我也不愿。”
程添听到这里也笑了,又敲打起程晏来:“你这般身份,家中却给你说了一门寒门亲事,想必你心中很是埋怨,但娶妻娶贤,况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顾家未必不会从寒门变成高门。端看你怎么做了。”
大哥程晷娶的是次辅的女儿,三弟说亲了皇甫家的女儿,都是宰辅高门,只有他说的是寒门女子,昔日王登是程添这一科的榜眼,就因为娶的寒门女子,无姻亲襄助,一辈子在外任打转,同样是程添娶的天子ru妹,天子心腹罗克用之妹,却是一直在翰林做清贵的官,如今官拜六部之首吏部尚书。
有妻室相助,当然是更好。
然而事已至此,程晏只作扭捏状道:“儿子倒不觉得这门亲事差,那顾氏生的极美,咳咳,人也亦是贤惠。”
程添难得见他这般,不免挑眉:“没想到我儿竟然也如此肤浅。”
程晏正欲开口辩白,又听程添哈哈一笑,难得打趣道:“少年慕青艾也是正常,好了,你下去吧,记得替为父看看这林寒哲到底如何!”
第23章历史
程添此人和其兄时任内阁首辅的程清不一样,程清是有名的柔滑之人,故而更换朝代,他也稳坐钓鱼台,能把上下关系都处的很好,人称笑面虎。
但程添却不同,程添初次是以才学闻名,但性格却极其擅权,敢做便做,但凡他主事,下面的人都要听他的。
虽然二者为政不同,甚至政见上偶尔还有些不同,但都有一条,有识人之明。
程晏回到房中时,想了想林寒哲,他平日倒是没太把林寒哲放在眼里,他本人虽然算不得什么大家,但也是三岁能文,八岁能诗,乃程家一辈佼佼者,只是有程晷在前,时人反而看不到他,但是论识人之明,他也是小有心得。
在心中暗想林寒哲所作所为,竟然不敢小觑。
此子乃是农家子出身,虽然有些聪慧,但是性格坚毅,一以贯之,虽然穷酸,却急人之难,凡事有章法,且不怕担责任,不过十五岁进京,佳作时文都名噪一时,还能得到宋大学士关照,还真是不一般啊。
这三年一次的科举,诞生了读书人也多,有的位列朝臣,有的早已下野,读书人多,有才的读书人更多,想站稳脚跟的却少。
程晏出自宰辅门第,自然不愁前程,但也会着意拉拢可用之人,现在想起来,这林寒哲倒也算可相交。
但他也不能马上就下决断,况且还有林寒哲的婚事,他连聂家都敢推辞,难道真是所图者更多?抑或者是就是不谄媚权贵之人?
“来喜,你派人盯着林寒哲,做的隐秘些,把他平日说过什么话见过什么人都打听清楚。”
来喜平日虽然嬉皮笑脸,但是办事却是认真的很。
这次再回太学,程晏对林寒哲态度就好些了,楚达就和林寒哲道:“这程云浮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平日里只和gāo • guān子弟游戏,或者挑那些谄媚阿谀的,和我们一向不好,这些日子以来却屡屡示好于你?怕是有什么阴谋吧?”
却见林寒哲笑道:“程晏乃吏部尚书之子,前宰辅之孙,他何等身份,我又有什么好让他图谋的,师兄,你就不要想太多,如今功名为上,好生读书才为真。我们师兄弟二人不远千里从浔阳而来,读书才是真。况且程晏也并非不好相处,他才思敏捷,又豪爽大气,有孟尝君之风。”
只有取得功名,你才能真正的和这些官宦们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楚达自愧不如,“还是师弟你想的远,难怪祖父让我出门在外都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