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和英特尔都成立于六十年代末,前者小了一岁。
然而究其发展历史,两者可谓相爱相杀。
创始人都出身于仙童半导体,这让AMD创业之初蒙受了英特尔的一些照料,只不过八十年代初在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猛烈攻势下,美国硅谷损失惨重。
AMD的发展之路也并不那么顺畅。
直到后来被英特尔搭救着一起搭上了日本半导体未曾占领的区域——个人电脑处理器的快车。
然而伴随着英特尔创始人的离开,AMD与英特尔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也不复当初,尤其是新任ceo上台后,两家已经打了好几场官司。
本来就同行是冤家,打了官司后还能友好相处下去才怪。
AMD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将近三十年,也意识到技术才是立足之根本。
发展自己的处理器,和英特尔打擂台赛,这或许才是AMD的出路。
而这次寻找其他的软件服务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想要得到一些契机。
作为半导体制造商,AMD的发展自然离不开软件服务商的支持,只不过成熟的软件服务商不见得会推出定制化服务。
尤其是这几年和英特尔官司不断,某种意义上也导致AMD和国内的软件服务商都起了大大小小的矛盾。
寻找一个小的软件服务商,为自己提供定制化的专门服务,这是AMD的要求。
陈旺平事无巨细的告诉秦蓁,末了得到一句答复,“我们面谈,我回去一趟。”
这是大事,非常大的一件事。
秦蓁从来没想过去“攻占”美国市场,当年日本半导体多声势浩大呀,把硅谷按在脚下摩擦,可最终被美国爸爸拿出铁拳一阵痛扁。
可算是老实了。
绝对的国家实力面前,海芯没有资格去挑战美国本土企业。
英特尔是处理器龙头,这是一个巨大的蛋糕,秦蓁也只是瞧瞧而已。
她也是灯下黑,竟然忘了除了英特尔,还有AMD。
是啊,大家都在艰难求发展,那为什么不能守望相助,1+1>2呢?
秦蓁要亲自谈这件事。
回首都之前,她让陈旺平向AMD发出邀约,邀请他们来中国参观游玩。
参观游玩,顺带着谈谈生意。
这个天大的生意暂时打乱了秦蓁的计划,思考着未来几天的工作安排,她跟沈航做交代,“夜大那边暂时可能要停课,不过我明天才回去,今晚跟学生们当面说就是了,就是车间这边可能需要你抓一下。”
“我并不擅长操作这些。”
这话说出来,秦蓁忽然间意识到什么,早前的经历让秦蓁的动手能力一流,她甚至不需要机床,只要几个简单的工具就能制作出精密度极高的零部件。
然而沈航并不是,他一直以来都是进行计算机方面的研究,让他开发一套全新的算法小菜一碟,然而让他去车间里进行零部件的加工制作,可能比登天都难。
“那我把这件事安排给马厂长。”
说曹操曹操就到,马厂长正好过了来,“秦蓁,我前几天打电话跟我家老爷子说了这事,他今天上午过了来,现在在我家,想跟你谈谈。”
“谈什么?”
沈航还有些没反应过来,秦蓁则意识到自己现在真是能者多劳。
“行,老爷子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先打个电话安排下。”秦蓁电话打给陈旺平,“我暂时回不去,你联系章程达,让他来跟AMD的人做对接。”
“这样行吗?”
“章程达是我们销售部的老大,又懂技术,让他来。”
还真不是秦蓁在这里摆谱,只是现在她不是孙大圣没有七十二般变化,只能先紧着这边来。
何况AMD那边也没明确说是要合作,先相互试探嘛。
自己回头再去也不迟。
生意场上,不能过早的亮出自己的底牌。
陈旺平也只能如此,又是和秦蓁说了两句,这才挂断电话。
马厂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瞧着这小姑娘风风火火的,他带着人往外去的时候,听到秦蓁问了句,“蓝兰呢?”
“找她做什么?”
“她是化学专业的,一起喊着过去学习。”
沈航那边没能拉拢回来人,那就只能从国内找人,目前最合适的还真就是蓝兰。
蓝兰在图书室里无意中听到秦蓁和沈航的对话,倒是知道秦蓁想要做什么,她有些紧张但又跃跃欲试,“秦蓁,你说我能行吗?”
“为什么不行?”
蓝兰忽然间觉得这话格外的对,为什么不行呢?
别人可以做到,她当然可以做到。
“我也觉得我挺行的。”
何况,还有秦蓁和沈老师帮忙做监督。
马厂长的父亲是个干瘦的老头,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眯着眼睛说话。
“我们做的负胶品质很好的,出口到国外也很畅销,可惜后来的303没能投产……”
马厂长十分不好意思,这样的感慨他听了几十年,一开始还安慰两句,后来听多了耳朵里长了茧,也懒的安慰。
这都成了负担。
“他年纪大了,总是自说自话。”
秦蓁笑着摇头,“那那些技术资料,您这里还有吗?”
“我这里怎么可以藏着技术资料呢,那些都是国家财产。”老马头一脸严肃,“你这个小姑娘可真是胡闹,你看我像是会藏东西的人吗?”
蓝兰连忙说道:“大爷,我们这也是为了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呀,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为了谁的私心都不信。”
马厂长听到这话一脸尴尬,“老头倔脾气,秦蓁你别往心里去。”
“没有,保密条例做得好,这是应该的。”
“对,我可是恪守保密条例的好同志,不过这都过去二十年了,保密条例早就失效了,小丫头,你真的要做光刻机吗?”
秦蓁点头。
马厂长连忙说,“可不是咋的,就咱们安城半导体设备制造厂,我们有图纸,正打算做设备呢。”
老马头瞪了眼儿子,“我没聋,听得到,不用你在这里聒噪。”
马厂长:“……”
“丫头,你们做光刻机,要做什么样的呀?”
什么样的光刻机?
现在是97年八月初,距离秦蓁说给国庆五十周年献礼还有二年零两个月。
“突破193nm的新式光刻机。”
秦蓁的话让老马头眨了眨眼,“啥是193nm呀?”
他在化工厂干了一辈子,虽然也是老师傅,但并不懂得机械制造这方面的事情,对光刻机更是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