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道军报前后间隔不过一刻钟,就已经告诉了朝堂之上的所有人,东陵已经连丢两座城池。
东陵帝表情木讷,踉跄往后退去,跌坐在龙椅上,大吼道:“有谁愿意出去迎战乌族?!”
方才唇枪舌剑的御史台现在纷纷避在一侧,不再说话。
站在右侧的武将们在这个时候心照不宣地沉默不言,没人上前领军令状。
东陵帝扫向右边的文官,他们也是低头不语,方才还要求东林地严惩安王府,现在也消停了。
到此,许景挚才忽然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们所有的人,都被季凉算计了!
按照军报来推算,乌族起兵时间刚好就是英国公寿宴的前夕。季凉这是算准了时间,以鬼策军师公子季凉的身份给乌族递去了锦囊。
乌族收到鬼策军师的锦囊,当然纠结过,不过,更多的是诱惑。
那锦囊里一定讲明了现下攻城的好处,因为新政,北境军忙于军田,警惕降低,大大提高了乌族此时攻城的成功率。
正如乌族现在所做的,只要他们攻破东陵北境的城池,他们就可以洗劫城内的所有财物与物资。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值得他们投入一些兵力来试一试。
那日英国公府摆宴,北境乌族正在攻打毫无防备的北境明州。
何宣设局,让许安归与季凉纷纷入了局。
可这本来就是许安归与季凉引出黄雀的局,他们以自身做诱饵,引诱出了背后最后一股势力。
季凉她早就预料到他们各自被圈禁之后,外面会有无法控制的事情发生。
比如,许安桐忽然入局,在张翰林那里切断了所有的线索。
比如,何宣谋这一局,想要他们所有人的命。
再比如,她会以某种方式被困在某一个地方,无法得知外界的消息。
就在他们所有的人都认为许安归与季凉都没办法翻身的时候,季凉的后手出现了。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局里,她备了一个任谁都无法动摇的后手,这个后手就是利用公子季凉的身份送去锦囊,说服乌族的入侵北境。
而乌族本身就是狼子野心,这些年他们在北境与许安归交手,处处被压制一头,战役虽然有来有回,可乌族完胜许安归的战役,只有几个月前公子季凉送去去灵山大营给巴耶尔的那次锦囊。
那次乌族在荒漠里围剿了许安归三千精骑,让许安归落荒而逃。
这次在这个本应该休养生息的时间点,公子季凉又送出攻城的锦囊。有了几个月前的那一场振奋人心的战役,乌族对于季公子的锦囊,只会更加信任。
于是,北境就有了这三封战报。
这一仗,打得东陵措手不及。一旦凉州失守,后面便是一马平川,乌族军队会一路畅通无阻南下,直到距离许都五百里之外的岩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