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儿子养在佛堂道观里都比养在宫里安全,宫里是非多,万一她们儿子在宫里再想不开,或是被人利用,做了不该做的事情,那她们一家岂不是要跟着倒霉?
如此一想,还不如养在外头好。
萧染假意犹豫,她说这事从来没有过先例,从未听说抬进宫里的人还能再放出去,这么做怕是不合祖宗规律。
御书房里跪的大臣面面相觑,一再恳求。
萧染给了她们一个会,暗示道这事明日不如在朝堂上重新提出,正好问问众臣的意见,如若多数人同意,那她便开了这个先河。
这是告诉这些大臣们,赶紧回去走走关系。
如萧染所想,第二日再提起这事的时候,虽然有些顽固的大臣反对,但支持的人更多,而且她们给萧染扣上了一顶仁慈的高帽子。
萧染顶着这顶仁慈的帽子,松口开了先例,准了她们的请求,将那些品级低又被吕墨鼓动过的贵人全都放回家带发修行,年以后,允许另嫁他人。
而宫里剩余的妃子们,也被萧染顺势送出宫,示意他们可以再嫁,并且补贴了嫁妆。
这种做法自然遭到有些大臣的反对,她们认为此举不妥,这些妃子又没犯错,为何要送出宫?
萧染反问,“当真没犯过错?”
萧染紧紧一句话就把这些大臣问倒了,支支吾吾的不敢做出保证。为人在世十多年,谁能保证没有错?
朝大臣霎时明白萧染这是要遣散后宫,明白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最后只能讪讪的妥协。
如此,关于萧染不行的谣言一时间在朝堂内外大萧上下肆意传开。
大臣们心里叹息,不由担忧起皇嗣问题。可等抬头瞧见意气风发正值年轻时刻的萧染,她们又沉默了。
皇上比她们还年轻,哪里轮得到她们咸吃萝卜淡操心。
这番折腾下来,宫里可就只剩下吕墨了。
第48章落下帷幕
最后还是太君后求到皇上面前,说道:“你都宽恕了其他人,不如也给吕墨一条活路。”
萧染没轻易松口,她怕太君后顺势给吕晟求情。
“你爹糊涂了大半辈子,如今也看清了不少,你朝堂上的那些事,我都懒得去过问,你要查就查,我不干涉。”太君后看向萧染,“我只要吕墨。”
因着太君后拉下脸面求情,萧染也不好违了他的意,便免去吕墨的死刑,幽禁于冷宫之。
吕墨自小因为皮囊好看,几乎是被整个吕家人捧在心里娇生惯养长大的,吕墨从小就知道自己将来是要进宫的,等他同萧染生下女儿便能更好的稳固吕家人在朝堂上的地位。
一切都是计划的好好的,怎么如今这幅局面却跟他们预料的不同?吕墨始终想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错,怎么太君后突然就跟吕家人翻脸了?
吕家人在京之所以敢做事如此肆无忌惮一遮天,全都倚仗着太君后这棵大树,所以吕墨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他可以随意作,因为他身后有人,所以吕墨做事从来没想过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