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
在离这群人不远处的茶楼上,宋嘉然捂着嘴笑。
“这些人可真有意思!”她看着对面给她剥松子的郑立晏,“他们这般议论皇位之事,也不担心被抓了?”
“自然是怕的,所以你看他们只说旧皇不好,说新皇的皆是夸赞之语。”郑立晏喂了她一颗松子。
“都是聪明人啊!”她撑着下巴嚼着松子。
郑立晏也点头,他压低了声音,“的确都是聪明人。明王得胜,血洗皇宫,旧皇亲信,死的死,废的废,都城无人敢说不好听的话。听说黎家军一到,黎成便上书请求明王登基,重振朝纲。”
“连黎成都投了,谁还敢有怨言?”
宋嘉然轻轻皱眉,“听你这话的意思,这黎成也投得太快了吧?”她见郑立晏嘴角有笑意,不由猜测,“该不会,这小明王早就收服了黎成吧?”
郑立晏只道,“也不是没可能。”他毕竟不在局中,其中真相,又怎么可能事事猜到。
拍拍手,“行了,天色不早了,该回去了。”
宋嘉然点点头,正欲起身,又想到了些什么,“既然明王获胜了,按照你之前说的,郑家的事,是不是也要有转机了?”
她看着郑立晏,一双眼亮极了。
作者有话说:
第三十七章(二合一)
自那日年宴后,郑家的气氛就陷入了一种古怪的状态。
每天都能见上面,但见上面也不会说上一句话。
就连吴氏也不做饭了。饿了?那就自己找吃的去。
郑鹏也不强求非要一家和睦了,他现在是看哪个儿子都不太顺眼,但若是把一家子分开,他又舍不得。
他心里也清楚,在这个家里,他还能是个说话有用的人,可出了这个家门,就不一定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明知各房的矛盾都要摆在明面上了,他还是当做看不见一样。
只要他还活着,这个家就散不了,这是他的想法。
原本以为,日子就要这么僵持着过下去了,可突然的,新年刚过,中州就传来了消息,皇帝驾崩了,明王要即位了!
郑鹏“噔”一下就坐了起来,冲到了大儿子房里。
他让洛氏带着孩子先出去,将消息和郑立昀一说,“大郎,你说,我们郑家是不是还有回转的可能?”
“明王心里清楚,我与他之间并无勾连!他若是想着让自己的皇位更清白些,必定要洗刷我的冤屈!到那时,我平国公的身份就能恢复了!”他两眼冒光地畅享着未来。
郑立昀听了这个消息也很激动,但他的激动中又多了一丝担忧。
能回到国公府固然是好事,可是,若是他健康无虞自然不必担忧,做回那个风光霁月的平国公世子便是了,可他现在断了一条腿,便是回了国公府,他一届废人之身,也当不成平国公世子!
而最有可能得到世子之位的,也就只有那一个人了。
他低着头,“父亲为何觉得明王一定会洗刷平国公府的冤屈?”
郑鹏愣住,为何不会?
“本朝世家林立,王侯公伯不知几何,其享的俸禄饷银早已成了朝廷财政负累,这些贵族中,为旧皇做事的不知有多少,新皇一旦登基,若想树威,最好的法子便是向王公贵族动手。父亲觉得,新皇会为了洗刷平国公府的冤屈就再恢复一个国公之位吗?”
郑立昀这么多年的书也不是白读的,他是从小被视为国公府继承人而培养长大的,虽然郑鹏自己没什么本事,但他却可以利用平国公这个身份给自己的儿子找好的老师。
郑立昀也是从国子监出来的,国子监里的学生虽然大多都是些勋贵子弟,并不追求科举之道,但国子监的祭酒、老师等人,皆是大儒,他们学识渊博,对政事军事都有涉猎,但又不比在朝为官的人,没有什么党派,也不追求权利,所有很多东西便愿意讲,便敢讲——皇帝也知道,读书人的嘴,是堵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