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的五斗米道徒多信奉长生久视之道,信仰天、地、水三官,尤其相信水仙。书院孙泰如此一说。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八郡众信徒无不高呼欢跃。纷纷杀官起事,一时浙江以东几乎变了天。
孙泰遣人分别攻打会稽郡的上虞、余姚、句章、永兴、诸暨诸城。各地信徒和各世家的部曲佃户纷纷响应,举兵起事,杀官纳城,众城一一落入孙军之手。
孙泰闻得几个大好消息,不由大喜,对身边左右言道:“天下没大事了,过几天咱们就穿着朝廷的官服到建康去。”
吴郡内史刁彝接到急报,一边向建康报急,一边立即下令吴兴、吴郡等诸郡驻军行动起来,纷纷向吴兴郡乌程汇集,准备平叛。
孙泰这次起事把握的时机非常巧妙。书院朝廷虽然对孙泰已经有了疑心,并授吴国内史刁彝为中郎将,监三吴军事,已经做好了剪除的准备。但是由于牵涉人员太多,刁彝还不敢轻易下手,只是在那里等待机会。
而且这个时候正是扬州权力交替地关键时刻。桓冲坚辞扬州刺史,把朝廷这最后一块地盘从桓家军的手里让出来了。朝廷也毫不犹豫地接过桓冲伸过来的“橄榄枝”,以谢安为扬州刺史,另授桓冲为徐州刺史,移镇京口。三吴各地的高门世家无不欢呼雀跃,觉得形势一片大好,而各地也正在移交权力。孙泰就是选了这么一个时机举事,可以说是处心积虑了。
不过朝廷的反应可以算得上非常迅速,毕竟孙泰在三吴之地起事,牵涉地八郡地区是朝廷最后的一块“自留地”,要是再被孙泰给占据了,江左朝廷还怎么混下去?
夏六月,讨孙大军两万余汇集在钱塘,而吴兴郡、吴郡、丹阳等诸郡也开始平定各路孙泰的追随者,由于只是事前充满约定,根本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只是起事时还气势很盛,各郡官兵一整顿好了杀过来,各路追随者便坚持不住,纷纷逃离住地,投奔他们地明道大祭酒。书院
扬州八郡的信徒追随者有上万之多,他们毁家结伴,从四面八方涌向他们心目中地至道圣城-会稽山阴城。由于有官兵在后面追击,许多携带弱老幼婴的信徒追随者为了不影响队伍的行进速度,只得将弱老幼婴溺于水中,并戚然祷告道:“尔等先登仙堂,吾等继后即来寻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