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华夏立国传> 第二百五十六章 哥特人(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六章 哥特人(一)(2 / 4)

知道这情况的曾穆更加沉默了,从小失去母亲的他原本就有些多愁善感,正如他母亲地性格。当曾穆从真秀母亲那里知道了自己母亲地故事后,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兄弟截然不同,他的肩上似乎承担了他不应该拥有地压力。尽管父亲非常宠爱,甚至宠爱得连其他兄弟都有些嫉妒,尽管其他兄弟在父亲的教育或者是“威势”下不敢有什么太多的刁难,但是他们目光里的那种神态却让非常内向的曾穆怎么也接受不了。于是曾穆拼命地学习,拼命地习武,长大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安陆军军官学院骑兵指挥科,最后以当年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但是这一切都清除不了他脸上那淡淡的忧伤,虽然有父亲的关爱,有真秀母亲的慈爱,但是曾穆只有在母亲安睡的桃丘里才能完全地平静,才能心无杂念地拉起父亲教给他的二胡。而另外一个能够让曾穆平静的地方就是教堂,他和北府新一代一样,国家给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学校给了他们自由的思想,教会给了他们心灵的寄托。

曾穆站在帐篷门口,看着远处残艳如血的夕阳,在黄色阳光中如洗如梳的无尽草原,他一时看呆了。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如夕阳这样伤感的景物呢?在无语中,在戚然长叹中,曾穆如同一座雕像,与里海草原一起陷入黑暗中。

十九点一刻,曾穆准时赶到了营部,参加军事会议。在营部的大帐里,他不但看到了营统领吕洋,还看到了自己的大哥曾闻。他是以黑海北道行军总管大营副校尉参谋官的身份来布置任务,在他的身后却站着表兄慕容令。

“今日上午,黑海北道行军总管大营召开了军事会议,确定作战计划和行军路线,我奉大营地指派来宣布命令并宣读部署调配。”曾闻看了一眼鸦雀无声的众多军官后开门见山。

这次西征算得上是华夏国第三次西征(连北府的一起算上),原因却有些出人意外。野利循等人在第二次西征中连同西匈奴人渡过顿河和第聂伯河对东、西哥特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造成的后果是有一支西哥特人向罗马帝国请降。罗马帝国东部皇帝瓦伦斯“宽宏大量”,同意这些西哥特人南下,居住在多布罗加,以同盟者的身份为罗马帝国守边。

但是罗马帝国的官员们拼命地欺凌和压榨这些“野蛮人”。结果引起了西哥特人的愤怒。终于在宁康三年年(公元375年)举兵造反了,事情很快失去控制了,数万西哥特人连同被北府西征军赶出家园的东哥特人、斯拉夫人和阿兰人一起,汇集在西哥特人首领菲列迪根的旗下,编成了一支据说有十万人马地大军,并迅速击溃了数量不多地罗马帝国驻军,杀死了罗马帝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长官-卢皮西努斯和马克西姆斯。

正在小亚细亚与波斯帝国争夺叙利亚的瓦伦德没有办法,只好匆匆忙忙请华夏商人出面调解。与波斯帝国讲和,并率领大军从安条克出发,返回君士坦丁堡。

华夏元年2月,负责平叛的罗马军队本来已经将作乱的哥特人重新赶回多瑙河畔,但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按照曾华的部署,西匈奴一半的部众被东迁回河西郡和咸海郡,只留下一部分西匈奴人退回里海郡(新设的一郡,属昭州。辖乌水河以东,咸海郡以西,河西郡以北地区),并迁来地数万户原黑水部众。

新迁来的黑水部众想按照惯例巡视一下新地盘,于是在驻防昭武都督姜楠的命令下。与全面换上华夏标制武器的西匈奴人一起对第聂伯河流域再一次发起进攻。这一次进攻造成了更多的哥特人和斯拉夫人南下。

哥特人首领菲列迪根得到了数万兵源,军队一下子又庞大起来,而且他吸取了华夏骑兵作战的风格,集中了各部落所有的战马,武装成了一支骑兵。开始与罗马军队作战。罗马人习惯了大军团正面决战的作战方式。而游牧民出身地哥特人军队却学着华夏骑兵的模样,依靠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忽进忽退,时来时去,反复奔袭而不正面接战,让罗马人手足无措,不胜其扰。罗马军退守几个大城市,而乡野地区完全被蛮族联军占据。幸好这群哥特人还没有像华夏人,不但野战厉害,攻城更犀利。哥特人要攻下一座防御坚固的城池难于登天。一来二去,两军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到了华夏元年夏天,局势又开始有利于罗马帝国。瓦伦斯回到君士坦丁堡,并指派了一位优秀将领塞巴斯蒂安(sebastian主持对哥特人地战争。塞巴斯蒂安很快便摒弃了传统的军团战法,而挑选出少量精兵,组成一支机动性很强的精锐部队,对哥特人予以重点打击。在一次深夜奇袭中,哥特人的一支骑兵被区区两千人的罗马军伏击全歼。菲列迪根闻风丧胆,为避免被各个击破,不得不把手头所有地军队都集中起来,在亚德里亚堡附近地平原扎营,严防罗马人偷袭。塞巴斯蒂安趁机坚壁清野,逐步包围。按塞巴斯蒂安的想法,目前只需要保持对哥特人地围困,敌人无路可逃,只有坐以待毙。

而同一时期西部皇帝格拉提安(瓦伦斯的哥哥,罗马帝国西部皇帝瓦伦提尼安一世已经在去年去世,其子格拉提安继位)在莱茵河上大败日耳曼人,歼敌四万人以上。他派人来向叔叔告捷,并率高卢军团沿莱茵河东进,准备赴援。这样一来,讨平哥特人更是指日可待。但这个好消息却导致了相反的结果,瓦伦斯对侄子的军功妒嫉不已,决定立即御驾亲征,赶在援军到来前剿灭哥特叛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