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进门时瞧见大房跟狗窝似的,罗美娘也挺庆幸她当初离开时把家里托付给了亲爹娘,李氏罗富貴隔个十天半月就会过去打扫一回,算计着他们差不多要回村了,还把柴火米粮都给备齐了。
虽然一整年家里都没啥人烟,不过对比起大房这有人烟的,真是整洁得不得了。
她刚才瞧着自家院子里备的柴火多,还让阿才拿了些过来,冷成这样,总得先把炕烧起来,又让麦苗和小米帮着打扫,这会儿她爹她娘过来,才勉强有个住家的样子。
冬日太阳下得早,外头天色也有些昏暗。
罗美娘跟公公见礼之后,就想问问晚饭怎么吃。
唐氏看向李氏和罗富貴,道:“亲家和亲家母回家也是两个人吃饭,不如就在这里对付一口?”
李氏和罗富貴也没啥不愿意的,他们虽然是匆匆过来的,也拿了不少东西,有青菜有腊肉,还有十多个鸡蛋,在张家吃饭也不算失礼了。
于是长辈在堂屋说话,罗美娘就带着麦苗进了灶下,麦苗干些切切洗洗的活计,她则是先把李氏带过来的一块猪肉切点肥肉下来,熬了点猪油。
大房这里啥酱料都没有,罗美娘也不讲究了,热锅冷油,熬到油上泡沫消失,先加入菜梗炒一会儿,再加菜叶不断翻炒到叶子都蔫儿下去,菜里有水渗出来再把肉加进去炒。
她炒菜时,两个侄子一直扒在灶屋门后看她,小鼻子一动一动的。
其实不止两个孙子,就连张大福在堂屋陪着客人说话,也被这简单的一盘青菜炒肉香得肚子都叫了好几回。
叫得唐氏跟李氏说话时,都觉得面上下不来台。
罗美娘把青菜和肉炒了之后,算了下吃饭的人数,把唐氏拿过来的十个鸡蛋都放下去炒了,腊肉也是切开直接蒸。
因着天气太冷,她还烫了一壶酒过来。
饭桌上喝着小酒,吃着肉,张大福才有种劫数过了的感觉。
家里多长时间没这么有烟火气了,屋子暖和又干净,老妻和儿孙在身边,拴柱和铁牛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又嘻嘻哈哈笑个没完,张大福重重地吐了口气,只觉得跟做梦似的。
其实他心里也有不少话想问,尤其罗美娘和唐氏身上穿戴都那么好,家里还买了丫鬟,总觉得应该在府城应该发生了不少事,但这会儿他浑身上下都有种醺醺然的感觉,便不想说话。
倒是唐氏,觉得自家在亲家面前丢了脸,吃饭时为了找点心理安慰,便略说了一些事情活跃气氛。
当然,罗美娘卖方子发财、还有家里抓贼得到赔银的事,她一句话都没出口。
儿媳妇会不会跟亲家说她管不着,不过这两件事她已经想好要瞒着张大福,老头子偏着大儿子,让他知道二房手上有钱,他要顾着当爹的面子倒是不会有啥坏主意,不过大儿子两口子就不一定了。
李氏和罗富貴都听得心滿意足,大家都没不识相提起张大郎和黄氏,说着家长里短,热热闹闹地把饭吃完了。
用完晚饭,麦苗把碗筷收拾了,众人各回各家,李氏却是留在闺女家里。
这一年她想罗美娘想得不行,要不也不会罗美娘刚到家就过来了,把罗富贵打发回去后,她便在屋子里带外孙女。
罗美娘下午都让丫鬟打扫隔壁大房,自家院子也早就让人过来通风烧炕。
家里屋子也多,就是多了阿才和两个丫鬟,也住得下,她把三人都安顿好了,才进屋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