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朱由校是深感认同,毕竟劳动人民是最光荣的。
“刘伴伴,当初逮捕李贽用的是什么罪名?”朱由校对着身边的刘时敏问了一句。
“李贽、”刘时敏闻言一愣,开口道:“皇爷说的是泰州学派那个贬低孔子的李贽吗?”
“正是。”
“奴婢记得当初是礼部给事中张问达弹劾李贽,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其逮捕入狱。”
接着,刘时敏给朱由校讲解了一些张问达弹劾李贽的内容,说李贽的《藏书》《焚书》等作品“流行海内,惑乱民心”,还指责李贽以吕不韦、李园为智谋,以李斯为才力,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
听了刘时敏所说,朱由校叫过一名小太监道:“汝去告诉方从哲,朕要给李贽平反,并且其著作能够重新颁行天下,让其看着办吧。”
“奴婢遵旨。”小太监领命离去。
朱由校给李贽平反,这就代表着,朝廷承认李贽的思想学说并不是蛊惑世人的乱言。
毫无疑问,对于现在占据大明社会的程朱理学来说,李贽的思想是十分进步的,而现在的大明朝是需要一种进步思想的,在朱由校这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看来,李贽所提倡的思想就是不错的。
或者说是以李贽为代表的心学泰州学派。
至于说,以李贽为代表的泰州学派的思想将来会不会动摇皇权的统治,朱由校并不在意,这世上哪里会有永存的皇朝?封建社会将来必定是会扫进垃圾堆中的,这一点朱由校看得很开,不过将来江山社稷交到一些思想进步的人士手里,也比被那些野蛮的,固步自封,目光短浅的家伙夺取好,
况且,李贽也不是直接说是要废去君王,他提倡的一个观念就是“天之立君,本以为民。”意思就是上天之所以设立君主,是为了民,作为君主要爱戴百姓。
这样一来,将来的大明皇帝如果控制不了朝政,还可以搞君主立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