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一脉,倒还算好一些;”
“真正让老夫感到担心的,是齐悼惠王一脉。”
“——想当年,诸侯大臣共诛诸吕,齐悼惠王的儿子齐哀王刘襄,就曾起兵西进;”
“名义上是响应诛吕,实则,却是图谋宗庙、社稷。”
“好在最终,陈平、周勃等老臣以‘齐王的母舅驷钧,为人凶残暴戾,如果迎立齐王,驷钧就会成为下一个吕氏’的理由,迎立了当时的代王,也就是先孝文皇帝。”
(齐王母家钧驷,恶人也,即立,恐复为吕氏——《史记·吕太后本纪》)
“而齐哀王刘襄,则在先皇抵达长安几个月之后,就在齐国都城临淄抑郁而终;”
“对此事,齐悼惠王一脉,至今都还怀恨在心。”
满是惆怅的道出齐悼惠王刘肥一脉‘可能造反’的依据,申屠嘉只觉胸口一阵憋闷;
索性站起身,走到凉亭边深吸一口气。
觉得呼吸舒畅了些,申屠嘉才再发出一声长叹。
“齐哀王刘襄死后,太宗孝文皇帝为了弥补齐悼惠王一脉,便封了刘襄的弟弟刘兴居为济北王。”
“但在几年之后,太宗皇帝提兵北上,想要与匈奴人决战之时,济北王刘兴居却悍然起兵,逼得太宗皇帝只能仓促与匈奴人和亲,回过头来,平定刘兴居的叛乱。”
“虽然最终,刘兴居兵败身亡,但太宗皇帝为了同匈奴人决战,而做下的多年筹备,却也因此付诸东流·······”
“所以,老夫才敢断定:《削藩策》推行之后,齐悼惠王一脉,必然是无一例外,都会起兵。”
“而现如今,齐悼惠王的后代当中,有齐王刘将闾、济南王刘辟光、济北王刘志、胶东王刘雄渠、胶西王刘昂、淄川王刘贤、城阳王刘喜,这足足七人人做诸侯王。”
“换而言之,单只是齐悼惠王一脉,就很可能被一封《削藩策》,逼反足足七家宗亲诸侯!”
“齐悼惠王一脉七家,再加上淮南厉王一脉的三家,以及吴王、楚王、赵王、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