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蓁大可撒手不管,完颜氏与她来往不多,并没有太深的交情。不过四爷和十四爷是同胞兄弟,两人又差了许多岁,十四爷家中出事儿,四爷是必定要过问的。
她身为嫂子,也不能冷眼旁观。
只是这进宫递消息一事,还得由五公主来。
五公主听过幼蓁的话,想了想,然后站起身来往里间去,许是去过问完颜氏的意思。
若她不接受这个法子,幼蓁和五公主也帮不了什么了。
片刻之后,五公主走出来,朝幼蓁道:“我等会便派身边人去永和宫,舒舒觉罗氏如今昏迷着,十四弟尚不知情,待他知晓便来不及了,此事宜早不宜迟。”
幼蓁点点头:“我都明白,嫂嫂你快去吧。”
五公主不能久留,见幼蓁忙前忙后,便让她也早些去休息。
幼蓁折腾这半天,早就累了,要不是里间有人,她都能当场睡一觉。
被十四家里人这么一闹,她再也没有吃席的心思了。
她叫来宜春:“派人去和额娘说一声,我精力不济,想回府歇息,让额娘莫担忧。”
没等瓜尔佳氏回信,幼蓁就带着人出了佟府的门,坐上回去的马车。
十四爷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在佟府小产一事,很快便被众人知晓。
幼蓁特地派人去打听了一番,未曾听说有人提及完颜氏,便知此事是瞒下去了。德妃为了大局考虑,还是准备帮儿媳一把。
令幼蓁惊讶的是,德妃安抚过舒舒觉罗氏后,还给她送来不少赏赐,不知是不是五公主对德妃说了什么。
四爷见她疑惑,道:“许是十四家的提醒了娘娘,你如今有孕在身,正是需要滋补的时候,娘娘也是好心。”
幼蓁偷偷瞪他一眼。
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不配说话。
那日在佟府发生的事,幼蓁可是半点都没和四爷透露,省得他一动怒,把十四爷喊到府上骂一通。
德妃娘娘如此做,也有安抚她的意思,想来也是不喜她往外说的。
只希望完颜氏这次能记住教训吧,莫要再做傻事了。无论府里有多少侧福晋,有多少格格,也影响不了她正妻的地位,何苦为难自己呢?
不过很快,幼蓁就没有精力去关注别人了。
自入夏以来,她便觉得一日比一日燥,但是四爷和嬷嬷都不允她用冰,每日只有一小盆冰的份例,还放得离她远远的,像是生怕幼蓁凉快些。
幼蓁本就不耐热,这下便更受不了夏日的暑气,胃口变差了许多,偶尔吃些酸辣的开胃,才能勉强用下些许。
四爷见她连日地吃不下,不由得跟着悬心。几日过后,四爷和幼蓁道:“咱们明日去庄子上避暑,可好?”
幼蓁正苦兮兮地往嘴里塞着东西,听到四爷这话,顿时眼睛都亮了:“好啊好啊,是哪里的庄子,离得远不远?”
幼蓁所知的避暑庄子都在京郊,以她目前的状况,坐不了太久的马车,故而幼蓁一直都未提起。
四爷道:“过去要两个时辰,这几日府中工匠特地加固了马车,咱们走慢些,一日的工夫也就到了。”
四爷这几日就是在忙此事,务必要亲自监工,他才敢让幼蓁坐上那马车。
这对幼蓁而言,无疑是入夏以后听到的最好的消息,心情一好,连带着晚膳也多用了几口。
夜里在榻上,也愿意让四爷抱着她睡。殊不知前些日子,她都嫌弃四爷身上火气大,不愿让四爷碰她。
次日,幼蓁早早醒了来到前院。这回去避暑,四爷没带后院的人,只带了几个孩子。
四阿哥和五阿哥年纪尚幼,离不开各自的额娘,弘晖和大格格等人都跟去了。
自从上回幼蓁将大格格和二格格带去佟府,她们便对幼蓁亲近不少,见到幼蓁就主动过来请安。
弘晖弘昐还有弘时站的稍远,不过向幼蓁拱手作揖时,都忍不住好奇地看看她的肚子。
幼蓁清楚听见弘昐对弘时道:“福晋的肚子好小,看来是个瘦娃娃,不像你,把额娘都撑肥了,到如今也没瘦下来。。”
不知道李侧福晋听见这话会作何想,怕是会将弘昐揍一顿吧?
一行人上了马车,四爷这回没有骑马,而是和幼蓁共坐一辆,恰好给幼蓁充作人形靠枕,让她一路好眠。
夕阳半红时,马车才缓慢挪到庄子外。这马车果然稳固许多,幼蓁在上面坐了大半日,竟半点感觉不到颠簸,肚子里的小家伙也是乖乖的。
四爷扶着她下了马车,对后面的孩子们道:“每人去选个心仪的院子,大格格和二格格就住在一处。就算到庄子上,也不能荒废了学业。”
后半句话是对弘晖等人说的,四爷这个阿玛甚是威严,几个阿哥一点不敢耽误,连忙表示自己秉烛夜读的决心,四爷才放他们走了。
幼蓁住的,自然是这个庄子的正院。为了消减暑气,整个院子种了两片竹林,院后是一口池塘,九曲竹桥跨越池面,岸上有一处水榭凉亭,四面通风,天然的凉爽。
幼蓁一进来,便觉得心旷神怡,连日积攒的燥意都消了大半。
她兴致正高,让四爷领着她转了一圈。
在看见池塘里游得正欢快的一群鲤鱼后,她立即拉着四爷道:“表哥,让人捕几条上来,今晚咱们就吃这个。”
池塘里的观赏鲤鱼并不好吃,四爷没直接拒绝,省得扫了幼蓁的兴,左右让膳房准备两条新鲜的,骗骗幼蓁就够用了。
“好,就吃这个。想吃什么口的?”四爷记得幼蓁偏爱糖醋鱼,每回都要吩咐膳房多放些糖浆,可谓是嗜甜如命。
但这回幼蓁可没点糖醋鱼,她想了想道:“加辣子吧,又麻又辣的最好。”
她说得随意,四爷却是听得认真,不由得往幼蓁凸起的小腹处看了眼,眸底染上笑意:“好,你平日吃惯了小厨房的菜式,今日便尝尝这庄子上厨子的手艺,合不合你口味。”
四爷早就注意到幼蓁口味偏好的变化,这回特地请了两位四川的师傅到庄子上,如今也算是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