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3页(1 / 1)

毕竟这座城市就是以黄山来命名的嘛。

只有去过黄山的游客才知道,特么的从黄山市区到黄山风景区,居然相隔八十多公里!开车都要开一个多小时啊喂~中间还要走一段高速,就问你离谱不离谱?

同理可证,柿子沟村虽然以柿子沟命名,但这俩地方,因为暂时没有通车(景区正在修的观光大道,被环保主义者强行叫停了),步行爬山过去,听说要走将近四十分钟!

这么远的路,鸟雀飞过来都要飞好久的好吗?

带着被“环保卫士”们坑了一把的淡淡忧伤,又爬上了一座山,这一次,还没走到山顶,远远就看到山腰一些低矮的树上,已经缀满了晶莹的冰霜,在朝阳的映照下,晶莹剔透的冰挂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本来以为半山腰已经够美了,没想到刘妙香还在后面催促他们:“这里没什么好看的,咱们再往上走,爬到山顶上,运气好的话,这会儿山里的云海还没散,那才好看呢。”

卧槽!居然还有云海可以看?

这么牛逼的卖点,为什么你们的宣传页面一个字都没提?

早知道这里有云海……等等!幸亏没写,不然他们抢客房的成功率肯定会被拉低。

带着一丝捡漏的窃喜,游客们跟着刘妙香父女俩的步伐,一鼓作气爬到了山顶。

站在山巅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一幕,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太阳已经升起来有一阵子了,可因为地势原因,被困在连绵群山中的云海还没有散去,软绵绵、蓬松洁白的云雾,像是一团团刚做好的一趟,懒洋洋地躺在山谷中。

附近的山上,从古树苍松,到低矮的灌木杂草,全部被一层晶莹剔透的冰挂覆盖,白茫茫、亮晶晶的一片,在翻腾的雾海中,美得宛如仙境……

夏丹阳发誓,以后谁踏马再敢说柿子沟风景区这个名字土,他就用手里的相机创死丫的!

耳边响起一阵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拍完照片不过瘾,再拿出手机来拍视频,一行人从早上九点多,楞是在山上拍到了中午十一点多。

刘妈妈已经在家里做好了午饭,电话都打过来三次了,众人还有些依依不舍。

云海还没散去呢,山里气温低,树上的冰挂也没融化多少,还可以继续欣赏呀。话说刚才他们光顾着拍景色了,还没搞几张美美的自拍呢。

早知道这里的风景这么美,他们应该随便带点吃的上山的。

农家菜什么时候不能吃啊?这可是难得一见的云海雾凇,传说中的玉树琼花,这要是圈起来卖门票,没有一百块钱根本进不来好吗?

结果没想到,接下来刘妙香的一番话,立刻就让他们决定下山了。

刘妙香:“中午我妈给大家做了杀猪饭,猪血肠不能炖太久呀,炖久了就不嫩了。大家别急,我看了天气预报,明天我们这里会下雪。”

“等山上积雪了,回头咱们再来,挑着大晴天,咱们早点上山,还能看到日照金顶呢,太阳光照在积雪的山头上,看着金灿灿的,特别好看。”

“我们这还有个传说呢,说是谁能在冬月里看到日照金顶,来年一整年做什么都会顺顺利利。”

什么?一百五一天包吃住的农家乐,居然还能吃到杀猪饭?

走走走!赶紧下山,迟了猪血肠就煮老了。

第285章

家里的客房一下子全部住满了,想到接下来几天还要去镇上买菜买肉,刘妙香的爸妈商量了一下,索性把家里养的一头猪给宰了,这样能省下来每天买猪肉的钱不说,还能请客人吃一顿他们柿子沟的杀猪饭,也算是庆祝他们的农家乐开张了。

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早上爬山的时候,有雾凇美景在前面吊着,大伙儿一鼓作气就爬上去了。

等到下山的时候,血条基本被清空了,又累又饿,远远闻到炖肉的香味,一行人恨不得把锅给啃了!

杀猪饭似乎是很多养猪的山里人家冬天必须要办的一桌席面,柿子沟这边也不能免俗,而且因为山里种粮食的地不多,为了能多挣点钱,很多人家都会在年初的时候抓几头猪崽回来,养大了卖给猪贩子,也能赚个辛苦钱。

刘妙香的爸妈也在家里养了五头猪,他们原本的计划是自家杀两头,腌成火腿和咸肉,自己留一点,剩下的寄给在大城市打拼的大女儿和小儿子。

剩下的三头自然是卖了换钱。虽然大女儿和小儿子每个月都给他们转账打生活费,但刘家爸妈就和绝大多数朴实善良的农村父母一样,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活儿,还能有口饭吃,就舍不得去花子女的钱。

自己养的猪,不管怎么做都好吃,刘妙香的妈妈做饭的手艺不错,满满一大桌子菜,楞是没一个重样儿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