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河这下更高兴了。
毕竟没有人不愿意听到别人附和自己。
他甚至自作多情地为孟林解释了一下:“孟林可能经验没有我充足啊,对工人力量的主题活动做不到整体把握。”
所以提不出建议是情有可原的。
刘书记转头去问旁边那人,刚才李星河说的都记下来了没。
“都记下来了,书记。”
那人把本子交给刘书记后,又把一份报纸递给刘书记。
这份报纸是关于全国工人力量主题实践活动的集中报道,上面选取了代表性国营工厂开展工作的成绩和事迹。
接着他看了孟林一眼,犹犹豫豫的对刘书记说,上面有孟林的名字。
刘书记戴着老花镜看向那人手指的地方。
哎哟,真是孟林两个字呀。
他急忙看向孟林寻求答案,到底是不是孟林写的。
大伯怕孟林尴尬,如果真不是的话,那多难堪,于是想了一个借口:“会不会是重名?”
李星河紧随其后说道:“重名的人可多了,尤其是两个字的。”
孟林接过报纸,立马看见了自己的名字:“这还挺快的。”
“什么挺快的?”
孟林边把报纸递给刘书记边说:“登报的速度。”
这下傻子都看出来了,文章就是人家孟林写的。
当初孟林把报告交给柳主任时,在最后附了一张稿子,只是孟林没想到稿子登出来这么快。
虽然孟林的名字在最后,但有总比没有强。
刘书记拿着报纸两眼放光地看着孟林。
这可了不得!
上了报纸!
其他人也都激动地看着孟林,尤其是大伯和二伯,两人与有荣焉。
唯独李星河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在他眼里,孟林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车间工人,怎么现在写了稿子,还发表到报纸上了呢?
实在是让人不解。
可大家伙儿注意力全在孟林那里,并不关心李星河不解还是解。
刘书记让孟林提几点农民力量主题活动的建议。
孟林没有推辞,简明扼要地说了几点,核心意思有两个,一是要贴合实际,二是要立足农民这个主体。
刘书记又一次连说了几个好。
然后说带孟林和星河逛一逛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