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老大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为了盼个男孩子,中间确实偷偷流掉了两个。她这次生完这个就认命了,最后再也不折腾了,也是现实。为了不让大家猜忌议论,刘婳干脆在人前很直接的把话说开了。
而听她这么说,旁边除了女主男主外的其他同村人,也全部都安慰起来。
“确实生男生女这种事情是不能勉强的,如果这次真的生了女娃,大嫂子你就好好的劝劝娟娟吧。”
“嗯!”
“国家都在提倡计划生育了,娟娟姐确实不能在顶风作案了。”
“确实!”
“其实女娃就女娃吧,现在城里的那些,不也只生一个吗?听说他们生多了,工作都会不保呢。我记得姐夫好像是小学老师吧?那娟娟姐这次生第三个,姐夫的工作怎么办啊?”
远处的崭新班车缓缓的开了过来,众人好奇着一边问话,一边上了村子里刚通没多久的崭新班车。
“他学校有个民办老师转公立的名额,他把名额让给了单位的一个家庭条件特别不好的同事。那人是他以前的同班同学,家里老婆是那种常年卧病不能干活的,他说他不忍心就让了。现在不是在说什么鼓励大家下海发展吗?他好像有那么点意思,也想下下海。”
关于原著小说,刘婳之前是认认真真看完了的。
穿越过来后,她还拥有了原主的记忆。甚至书里的各种情节像是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在她的脑子里。
所以此刻在说话时,关于这本bā • jiǔ十年代文的具体时间线和大概的政策方针,刘婳都是信手拈来的。
“啊,你家女婿真的那么办了啊?这好好的工作,怎么能说让就让了呢?就算不做公办老师,他也可以继续做民办啊?”
“他实在想出去闯闯,我们也没有办法啊。就是因为确定不想再做老师了,他们才冒险又生了第三个的。”
因为刘小娟老公要辞掉工作去下海的事情,大家的注意力自然的被分散了。全部都坐在刘婳的身边,打听起她家女婿的事情。
众人有人可惜着,有人敬佩着。全部都发表着各自的意见,都在议论纷纷着。
到了最后,在刘婳刻意的引导下。大家又讨论起,国家再次鼓励大家离开公职工厂,鼓励出去工作的事情。
众人各抒己见着,坐在最后面的万正峰感觉没意思。不多时,就闭着眼睛闭目养神了。他是个军人,即便睡着了,姿势也是端端正正的。
而等发现自己身边陪自己回来过国庆的丈夫睡着了,一直端正坐着的李花好才露出了讽刺看笑话的眼神。
刘家的人,就是这么愚蠢,都是好好的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刘小娟当时在两个老师之间,选了一个姓杨的。结果她选的那个人,家里父母极度重男轻女。那个男的也是愚蠢的,明明有转正的机会,却把那个唯一的转正机会让给了所谓的朋友和同学。到后来他因为生了三个孩子,也没有办法在学校做民办老师了,就真的去下海打工了。
但别人下海,都是去深圳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他却跑去了xīn • jiāng,乌鲁木齐的那样的地方,简直愚不可及。
到后来他终于发现自己做老师的小身板干不了重活,就开始做小买卖了。就这样,他才算找准了人生的方向。
但就算这样,他到四十岁了,才终于凑够钱给自己开一个小铺子。但那个时候,他们村子已经有很多铺子了,他算是错过了开店的黄金期。所以后来他只是靠着那个铺子勉强过的还可以,却也只是那样了。
所以这样的人,刘小娟嫁给他又有什么用。能比得上,她现在选的未来会做军官,一辈子安安稳稳丈夫吗?
还有刘家的老二——
回忆着刘家人上辈子的惨状,这辈子没有私奔,把自己的一辈子过的很好的李花好慢慢的勾起了嘴角。
对于她家的好邻居,她其实除了嘴巴上刺刺,其他她都不会做的。
这辈子她只会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只会改变自己父亲早早去世的命运。只会把自己弟弟调教帮衬好,只会让自己母亲好好的享清福。
至于刘家,她也只会乐呵呵的看看他们怎么像上辈子那样,把好好的生活活成稀巴烂。怎么从全村羡慕的好人家富裕人家,只用十几年的时间就变成了他们清水村的顶级贫困户。
后背女主的眼神,让刘婳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在心里轻轻的叹口气,在大家热切闲聊时,刘婳把自己的车费率先交给前面坐着的售票员,随即就转头向外看了起来。
现在应该是九零年了,现在的整个国家,还是属于特别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