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无妨,这一路也就只当做是来体察民情了。”谢岑儿笑了笑。
一路风雪交加,到达晶城时候已经快是除夕。
路上眼看着各个城镇变得喜庆热闹,到达晶城时候,更是看到城楼上下有绚丽灯火,大街小巷有热闹人群。
谢岑儿带着陈粲先登上了晶城的城楼,看过了城中百姓们载歌载舞的庆贺,然后才往皇宫方向去。
御驾走在晶城的大街上,他们能听到道路两旁百姓们欣喜的笑声。
“母亲,他们是专门庆贺我们回来晶城的吗?”陈粲看了一会儿道路两旁的热闹情形,然后回头问谢岑儿。
“正是如此,不仅在康都的我们期待着回到晶城,在晶城的百姓也应当在期盼着我们。”谢岑儿如此说道,“有百姓的期待和拥戴,才有将军们在北边的用兵如神。”
陈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重新去看道路两旁的情形。
御驾不久就到了皇宫外,梁熙等大臣们已经在宫门口等待。
谢岑儿带着陈粲一起从御驾下来,接受了大臣们的朝拜,正要进宫时候,又听到身后传来百姓们的山呼万岁。
她与陈粲一起转身看向了跟随在御驾后的百姓们。
百姓中有中原人,也有穿着胡服的胡人,但此时此刻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或者说百姓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他们期盼一个太平盛世,一个没有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太平人间。
谢岑儿命百姓们都起身来,她思忖片刻,道:“八十年前胡人南侵之时,我大魏皇帝只身前往康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心之所愿。这八十年来,我大魏历代皇帝虽然身在康都,但心系晶城。今日终于重回晶城,见到百姓安在,心中有悲有愧亦有喜,悲当年不曾庇佑百姓太平,愧彼时只能南退康都看着北方被胡人肆虐,可又喜今日我们终能再见,终于能有机会补偿当年种种。”
百姓们安静了下来,他们看着谢岑儿,等待着她把话都说下去。
“今日我带着皇帝一并回到晶城,今后便不会再离开。晶城是大魏的根基,百姓是大魏的血肉,只有百姓安居乐业了,大魏才能如巨人一般站得稳并横扫四方不叫外族侵袭。”谢岑儿继续说道,“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四海朝拜,让大魏重新成为这天下中心。时值岁末,辞旧迎新之时快到,便请大家亲眼目睹大魏将会为大家带来的新的将来吧!”
这话说得浅显,百姓们立刻欢呼起来。
而站在她与陈粲身后的大臣们,面上虽然也是一样欢喜,可目光却露出犹疑。
谢岑儿再命百姓们起身,然后携陈粲一起转身朝着皇宫内走去。
晶城的皇宫还是魏朝开国时候修建的,尽管被胡人占据了许久,但大致样式并没有太多变化,里面还有许多胡人政权添加的建筑,虽然细节的风格看起来突兀了一些,但整体也算是和谐。
谢岑儿带着陈粲在皇宫中逛了一圈,然后去到了长乐殿中再接见朝臣。
仍然是梁熙与卢衡为首,两人先分别汇报了晶城与康都的情形,又说了一些朝中如今需要处理的事情,最后说起了往西逃窜的北燕的情形。
“已经抓住了北燕的小皇帝在押往晶城的路上。”卢衡说道,“依着从前旧例,敌国的皇帝之类,多是要留一条性命。”
“且等他回晶城了再说。”谢岑儿平静说道,“胡人在北边作的孽有那么多,他们赎罪都来不及,又有什么好说留性命呢?”
大臣们听着这话,便不再多说什么。
“既然晶城的皇宫大致都还完整,不需要重新修缮,皇帝与我便直接留下了。”谢岑儿看向了大臣们,“还是由谢岫掌晶城内外的兵力,北边几个州郡的兵马暂时由卢雪执掌。”她点了两个人的名字,再看向了梁熙与卢衡,“从康都迁到晶城,其他的事宜就交给丞相与大将军共同商议。若对康都不舍,可以保留康都的朝廷,另外再在晶城重新选拔适用的官员。”
最后这话,让大臣们原本想要说的话都突然咽了下去,他们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最后齐声应下。
谢岑儿于是笑了笑,又道:“如此,便各自去办事吧,正好快要到除夕,我会带着皇帝与百姓同乐。”
胡人毕竟在北边统治了快八十年,京城除夕迎新的习俗已经与康都不一样了。
谢岑儿带着陈粲换了百姓的衣服又带着谢岫卢雪等年轻将军们一起在晶城各处玩赏了一番,看过了与康都习俗大不同的傩戏,又去看了各处烟火,快到天明时候才转头回皇宫去。
陈粲没见过这些,于是见了什么都稀奇,但奈何是小孩,玩到后面便是一边打瞌睡一边恋恋不舍,最后被谢岫抱着上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