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杜婉如入无人之镜般,转瞬间来到了他的面前,他终于慌了。
怎么可能?!
曾博本想说什么。
杜婉没有给他机会,长剑出鞘,一道剑光划破了曾博的喉咙。
血溅如柱。
曾博连后悔的念头,都来不及升起,人就死掉。接着跟着曾博闹事,想要捉拿裴灏和杜婉的头领,一个接一个被杜婉杀掉。
周围再多的人,根本就没有用!
没一个人能挡得住杜婉,将领都死了,万余叛军中一阵骚乱。
杜婉shā • rén不是从下面杀起,是从上面的开始杀,职位越高的死得越快。有一些人见到情况不对,连忙高呼撤走。
直到杜婉长剑入鞘,万余叛军涣散。
没有人带领,也没人下命令,还留在这里等死吗?
有人匆匆去禀报乔启。
乔启本来好不容易入睡,被人叫醒。
“首领,不好了!曾将军带人去捉拿裴世子和郡主,被郡主反杀了……”一个亲信匆匆进来禀报。
乔启惊坐起来,“你说什么?”
那个亲信还没说完,又有一个人惊慌进来,“大事不好了,史参军、魏大人和高将军都、都死了。”
“……?!”
得知曾博背着他去捉人,乔启气得一口血就吐了出来。
身边的人赶紧去请大夫。
早前听说郡主找到了裴灏,情况不太好。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乔启一颗心提得老高,担心会被郡主迁怒。
乔启其实有考虑过想带兵撤退。
但是,他最终没有逃。
西南边陲这边有主子打下的根基,按照原计划最后一步棋就是归降。或者说谢璋早料到乔启匆匆组建的起义军,不可能与朝廷大军抗衡。
乔启号称的所谓数十万大军,水分很大。大部分都是临时收编的流民,老弱病残不少,没有经过正规的军营训练,军纪是什么都没弄明白,再加上武器不足,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兵,更别说上战场打仗。
最重要是每天消耗的粮草巨大,他们根本负担不起。
真要能对上朝廷大军,是何亮手中的十万兵,再加上乔启手中的部分兵力,凑起来不足二十万。但是,他玩的这些小心机,底下一些将领没看懂,听说朝廷只派了二十万大军,还信心满满的,一心想颠覆朝纲,改朝换代。
乔启有点儿后悔当初劝说时,太过用力,让他们深信不疑。
特别是曾博那个蠢货,自以为聪明。
说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还做着什么封侯拜相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