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又令各州郡长官举荐贤才?入京,统一参加由吏部主持的考试。
百官沉寂了两日观察情况,待到三省宰相们先后上疏,天子就其奏疏内容一一探讨商议之后,终于确定这并非新君登基之后的场面流程,而是当今果真有革新之意,当下?群心踊跃,纷纷上表谏言。
嬴政格外多看了应天府判官苏子由的奏疏几眼:“因变法故,自丰宁六年起?,朝中新旧两党、文武官员彼此?攻讦之事此?起?彼伏,朝士内耗,国力亏空,党争之弊深矣……”
虽然这奏疏针砭时弊,颇有可取之处,但嬴政独独多看这封奏疏的原因却并非如此?。
嬴政在空间里摇人:“世民,大苏学士他弟弟,小苏学士的奏疏。”
李世民喜欢大苏学士的诗词和书法。
闻言特地把头往外一探:“他的诗写得跟他哥哥一样?好吗?字写的好吗?”
嬴政道:“小苏学士更擅长散文和政论。至于字体如何,你自己分?辩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