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叶行远心中清楚这是一次考试,他从公文之中抽出一卷,细细查看。只见文中数据翔实,描述真切,竟无一点疏漏之处,与真实一县的公文也没有什么差别。
虽然地名、人物都属杜撰,但相关的资料与现状,却完全是真实的。此时就是确确实实的轩辕历两千七百二十八年,大乾皇朝的最后二十年,看上去丰亨豫大。底下却早已暗流涌动。
平川县,位于西北,因久旱。土地抛荒。百姓流离失所,已经暗中聚集。与周边诸县呼应,准备背井离乡逃荒而去。
县中并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但却束手无策。朝廷虽说下诏赈济,但是却无一毫物资运来,仓中无粮,就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虽然在这虚拟的空间之中无岁月,但若是不尽快处理,流民事件自然愈演愈烈。最后就会与历史上一样,颠覆朝廷。毫无疑问,叶行远的考试也就惨败而归了。
叶行远所做策论的关键,就是要在流民初起之时尽可能遏制。对于省试来说,只要他的法子能够稍微起到一点效果,能够拖延或是扭转一点局势,就足够让他这篇策论有效果了。
至于力挽狂澜,这本不是举人水平就能做到的。就算是当今朝中大佬面对这种局面,也未必就有妥善的解决手段,终究还得如履薄冰的尝试。
“时间上......还能来得及。”叶行远看完桌上的公文。对县中的局势有了一定的了解。用朱笔在几个地方圈圈划划,若有所思。
处理流民,叶行远算是有一定的经验。但是这个时代的流民,与荆楚流民还有不同之处。毕竟荆楚一带受灾,不过数年,而且周边诸省,勉强还算风调雨顺,并未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但平川县却不同,此地川泽早已干涸,连年旱灾,民不聊生。最关键的是没有希望。熟读史书的叶行远自然知道,未来几年之中。西北大旱,蝗灾四起。流民根本没有未来。
就算是他能用一些小手段,安抚众人一段时间,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没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来,根本不可能长时间赈济西北的灾民。
如果叶行远身居高位,或许还能够想办法调动举国之力,来赈西北之灾。但他在这个推演幻境之中的身份,也不过只是一隅之地的县令罢了,有什么办法能够扭转乾坤?他陷入了沉思。
贡院之中,巡场考官们向王学政报告,“启禀大人,此次省试策论考题流民策,已尽数发了下去,大部分考生已经勾动天机,开始在推演幻境之中做文章了。”
王学政微微颔首,目光不自觉的瞟向不远处考棚中的叶行远。此子如今双目微闭,正襟危坐,显然已经沉入幻境之中。
你以为你最擅长应付流民么?这一次的策论,可要你吃个大亏!王学政面无表情,心中却一直在冷笑,目光一转,又落在另一个方向的秦霖身上。这考生对叶行远可是恨之入骨,他如今也已入幻境之中,面上却犹带愤恨之意。
叶行远对此当然一无所知,他带着一班人马,出了县衙,到各处乡中走访。只见禾苗焦枯,溪流干涸,许多地方甚至寸草不生,不由也是长叹不息。
“大人,县中已经三月无雨,只怕今年的收成,到不了往年的两成,若不及早想办法,定是饿殍遍野。”幻境之中,叶行远这个县官也配备了一位师爷,脸上皱纹深重,成日里忧国忧民,只可惜绝计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来。
叶行远苦笑道:“哪里要等到那时,乡中之民存粮将尽,若是朝廷下一批赈济还不到,大约数日之内,必生变故。”
农民们也不是傻子,明知道今年已经差不多颗粒无收,又没有赈济,难道在乡中等死?现在大家还能吃野菜树皮,再过几日,这些东西都要被吃得干净,难道真去吃土不成?
如今零星的逃荒已经开始,不出意外的话,一旦朝廷赈济未能及时到位的消息传出,三日内就必将爆发大规模的流民。
以平川县为源头,周边诸县一起呼应,最后浩浩荡荡,数万流民过境,终于引发持续十几年的大乱,天下为之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