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宋念知听到这事的反应,明显也是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哪怕她并不知全貌,恐怕也早对此事上了心。
这样的话,事情谈起来就容易多了,贤妃也不由轻轻松了口气。
宋念知仔细琢磨着贤妃刚才的话,沉默片刻,还是选择开诚布公,不愿再弯弯绕绕了:“娘娘的意思是,您知晓内情?”
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不是有意窥探什么秘辛,只是这事……若不知始末因由,怕是无从劝起。”
宋念知本就已经存了疑,正想着如何委婉地问问楚修,贤妃若是愿意直接告知,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539章一致
毕竟,找楚修问,不可能直接切入,甚至都未必能如愿问到点上,宋念知又不想揭楚修伤疤,要是楚修过于抵触,她也是舍不得逼他的。
如若贤妃主动相告,那事情就简单多了,等得知了过去发生的一切,宋念知心头也就有了底,要不要劝,要从什么方向劝,也才更加清晰。
贤妃显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也没有犹豫纠结:“既找了你,自是要如实告知的,我知道的虽也并非全部,但助你有所判断,应该是足够了。”
听她这么说,宋念知松了口气,当即正色道:“既如此,那我也与娘娘交个底,此事劝与不劝,取决于我知道一切之后的考量,当然,其中也会考虑到楚修对待此事的态度抵触与否。”
“我只能向娘娘保证,若能劝,我必定全力去做,而且不论如何,我都不会将今日谈话泄露一个字,更不会再对第三人提及。”
早在两人进入正题之时,殿内的宫人便都出去了,这会儿就宋念知和贤妃各自坐在一边,连清箬都已经退了下去。
所以宋念知说的“保证”,是真心实意的,只要贤妃愿意相告,她必定守口如瓶。
不过,即便再想知道,宋念知还是补了一句:“娘娘,我能做到的都已经说了,娘娘也可仔细考虑一番,若是对此不能接受,那我也不强求,只当今日未曾提过此事便罢。”
如果贤妃非要宋念知答应开口劝楚修和太后和解才能告知过去之事的话,那宋念知还是不听了。
她想了解此事的初衷,本就是为着楚修着想,要是真的没得劝,她肯定不会去扎楚修的心,所以任何影响她主观抉择的条件,她都不会答应。
贤妃看着宋念知严阵以待的表情,不禁笑了一声,随后便是轻叹。
难怪楚修愿意这般待她,本就是宋念知自己值得。
这人与人之间,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一方付出的,只有两人都真心实意为着对方考虑,才能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