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李从渊也给魏选求情,郭昱低着头,无声地出了口气。
沈时晴没有说话。
突然,殿门外传来了一阵响动,有女官的声音传来:
“启禀陛下,辽东急奏。”
“拿进来。”
一直侍立在侧的高婉心快步走过去将折子接了过来。
翻开折子看了几眼,沈时晴笑了。
“李尚书,你说得对,这魏选确实是一名能臣。”
说完,她拿着折子缓步走到了众臣面前。
“周丰源经营永平府七年,各处府库都是他的亲信,魏选在收到广宁卫的求援信之后带着家丁强行开库,却发现里面多是朽烂的棉花和陈年旧粮,他从永平各处富户手中筹措了一万石粟麦、五千棉衣、三千棉被,已经在九日前送到了广宁卫。”
李从渊双手接过奏折,看了两眼,心中大叹。
这折子还是辽东都指挥使司应若送来的,他在折子里盛赞永平知府魏选处事果断,不过他提起此事,是因为道路不畅,魏选向辽东借兵护卫赈灾的棉粮。
应若写了这么多前因后果是为了调兵一事跟朝中打声招呼。
这时,站在李从渊身侧的沈时晴笑着说:
“可见,真正让天灾变了人祸的,是人心之贪。”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目光扫过了郭昱。
龙袍下摆微动,她快步走回到了御座前。
“大理寺卿郭昱。”
“臣在。”
“你既然觉得朕操之过急,不如就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让朕又能将朝中的硕鼠之流一网打尽,又能不耽误政事。”
郭昱连忙磕头:
“陛下,臣……”
“在想出来之前,你就在家呆着吧。”
沈时晴坐回御座上。
“着令大理寺卿郭昱闭门在家想治国之策,至于其手上政务,交由大理寺少卿杜非秦代为处置。”
年轻的君主脸上带着笑意,她说: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朕许了你们慢慢想。”
大殿之外,天上的阴云渐渐散去,一场大雪似乎终于要停了。
“这雪可算是停了。”
永平府的府衙里,知府魏选长出了一口气,一张仿佛五十岁人的老脸上是轻松的笑意。
“明大人,听说这永平府有一家鱼做的极好,明日我请你吃鱼,谢你相救之恩。”
坐在内堂里的男子身穿一身月白棉袍,手拢在袖中,闻言笑着说:
“魏知府坚毅果敢,方能震慑宵小,我不过是个动了动嘴皮子的路过之人罢了,哪里有什么恩?”
他也看着外面的天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