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94章 【另一种人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4章 【另一种人生】(3 / 4)

有时候他都在考虑一件事,假设他穿越后,不想太努力,靠着炒炒房、炒炒股,将来成就也绝对是千亿级别的。但,一定是非常漫长的发达经历,前期一定很辛苦。

又假设——另外一种人生,他没有记住坠机时间和地点(笔架山)。

那么,林志超只能凭借在报摊那里兼职中介——主打房屋买卖、租赁的中介,赚上第一桶金。毕竟林志超的学识和见识是有的,加上当时肯努力,放得下面子,所以一年半应该可以攒够5000港币。

在接下来的1948年,林志超只能学李兆基一样,炒炒黄金。那个时候,相信他凭借中介生涯,其实也积累一些社会人脉,至少不会被人骗和宰。

炒一年半的黄金,他虽然没有李兆基有个哥哥在奥门的便利,但却了解内地的形势变化;这样一来,黄金升值三倍多,林志超可能赚个5倍左右。

在1949年9月前,林志超已经拥有近两万港币的存款,那么自然是该兑换美元,坐等英镑贬值;这样一来,他的财富应该可以升级到万港币。

事情发展到这里,距离李家成创建塑胶厂,已经只有bā • jiǔ个月时间,而李家成尚且有5万港币(借的多),林志超则三万港币都不到。

当然,如果林志超一直在地产中介里混,也许能达到四万港币的财富值;毕竟中介从1948年继续做的话,赚的钱还可以接着炒黄金,兑换美金。

所以在1949年底,林志超拥有4万港币,也许不是问题。

那么,摆在林志超面前的问题来了,区区四万港币,就算到时候有朋友能凑足5万港币,难道林志超要和李家成一样,去开一家塑胶厂?

凭借他的大脑,也许不会输给李家成,毕竟这个年代的李家成未必就是很厉害。但这种山寨工厂的艰辛,想必是林志超一个穿越者不愿意长期接受的。

这个年代,炒房利润不大,炒股有些陌生,简直就是没有捷径可以走!

所以说,假设林志超没有记住掉落黄金的事情,林志超需要花费三年的时间,才能和李家成处于同一起跑线!

他肯定不会选择开塑胶厂,因为如果他的厂子出问题了,又不会有个有钱的舅舅来打救。

那接下来,做什么好呢?

办报纸,率先开启新派武侠时代,再撰写一些社评之类的——例如香港解除危机方面等,总之为了报纸的销量,到也可以涉及政Z,只要不偏向一方即可。相信这样一来,每年还是能有几万港币的收益,还能提高社会地位和关系网。

办好报纸后,再在合适的机会进入塑胶行业,努力学习两三年,为生产塑胶花做打算。再领先李家成一步,去偷师学艺塑胶花技术,这样一来,他有可能在1957年赚取上百万的资金。

重要的是,到了1958年,他就有实力进入地产界抄底,暴跌70%的地皮和物业,简直就是宝贝一样。

看似林志超三十岁时,也就混到了前世李家成的地步。

实则不然,后面便是天差地别的距离:

第一,报纸可以给予林志超足够的社会人脉和影响力,甚至可以年入几十万港币,做到报纸界的第一名。

第二,塑胶花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可以为林志超带来更多的利润,用于1958年抄底地产。

第三,预计1958年拿出500万抄底2幅住宅楼盘、1幅工业地盘,是没有问题的,不足就利用银行贷款,甚至可以和朋友合资。

这样一来,等到1959年,林志超便已经成为置业商,利用塑胶花源源不断提供资金给置业,而报纸则可以为林志超提供人脉、社会地位。

稳定发展几年后,已经大大超过了前世的四大家族。

办公室里,林志超忍不住笑了起来。

作为一个穿越者,生存能力还是很强的,当然是林志超有如今的成功,才敢说自己的性格方面不是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