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武林》和当时的《读者文摘》一样。
全都是由课题被下马的几位理科生,转型组成。
理科生虽然不会办文科生的事。
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组装。
于是,《武林》的创刊方式,几乎就是在走《读者文摘》的老路。
只不过《读者文摘》是盯着一只羊薅毛,而《武林》则是把所有受欢迎的羊全牵来。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
弯弯绕绕找了一大堆关系,最后问到金庸身边时,人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于是,《武林》的首刊就上了《射雕英雄传》的连载。
首刊30万册,第二期就增加到了70万,三、四期不费劲就突破了百万大关。
就这,还不包括,回头加印的几十万册首刊。
目前,体委的推广政策已经宣布了。
在《武林》尚未问世之前,江山不想辜负了老一辈人的期望。
“小事一桩,”江山一说这事对他们报社非常重要,黄永钰当即决定帮他一把:
“猴的事先不论,你这事我肯定帮你办了。”
这一会的江山笑得老美了。
他心里明白,以黄永钰和查良镛的关系,根本不会像《武林》当初那么费劲。
于是,他接着说事:“下个月也就是4月份,香江会有一场邮票展览会。”
邵伯林也听说了:“这事和我们的邮票有关系?”
江山继续点拨道:“您不会过去把其它国家的生肖邮票拍一些回来?
到时候,我们都市报也会发表一篇跟踪采访报导:何时我国也有自己的生肖邮票?”
黄永钰:“噢~”
邵伯林一拍桌面:“我早说过,生肖传统本就是咱们的,却连一枚生肖邮票都没有,你再看看国外,他们早就……”
“所以要抓住这个机会,”江山道:“不然,上面也不能了解到外面的事。”
邵伯林觉得此话有理:“我来申请一下,组织一个参观团去香江,就不知道能不能批。”
江山觉得一定可以成团。
第二日,江山起的很晚。
当他被余思归拉进画院食堂时,正好赶上了午饭。
此时的黄永钰,正在接受燕京电影厂的采访。
面对两位编辑的热切期盼,黄永钰却皱起了眉头:
“跟你们说多少遍了,我的那些事根本不值一提,更不用说拍什么纪录片了。”
原来,目前尚处于“伤痕文学”涌动期,两位编剧想拍一部类似题材的纪录片。
面对三番四次找上门来的劝说,好不容易上岸的黄永钰,已经烦不胜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