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还真是这样!”
“如果我的脑海里真的什么都没有,应该是意识不到【脑海里什么都没有】才对。”
“可是,被惊吓到的一瞬间。”
“感觉似乎什么东西,正在看着【脑海里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因此我才能知道自己在那一瞬间是【脑海里什么都没有】”
玄远点头:
“对的。”
“受惊吓时,日常的思维流被中断了,念头陷入停滞,情绪也不再产生,思考被迫中断。”
“打个比方。”
“就像一张被密密麻麻涂满各种颜料的画布,平时你完全意识不到那张白色画布的存在。”
“某天,遮盖在画布表面的杂乱颜料被瞬间洗掉。”
“一直隐藏在颜料下方承载所有颜料的纯白底布,就会在此时被突显出来。”
“这时,你会发现。”
“进入【脑海里一片空白】的时候,其实还剩下最后一个东西如同白色画布的东西,恰恰是这个东西让你依然能看到脑海中的空白状态。”
“否则,你是决不可能知道,自己正处于【脑海里一片空白】状态的。”
“这个东西,正是我们说的视角,也就是——觉知。”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发现。”
“觉知不依赖于思考而存在,也不依赖于念头而存在,更不依赖于情绪而存在。”
“觉知,代表了你纯粹的存在本身。”
“举个生活例子。”
“有没有注意到一件很奇怪的事,我们人在做梦的时候,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光怪陆离的奇妙事件。”
“你会发现,有时候你在梦中是第一人称视角,有时候你在梦中处于空中的第三人称视角。”
“有时候,你在梦里的身份与你现实之中大同小异,有时候你又会在梦里完全变成另一个人而不能自知。”
“但是,你都的可以毫无阻碍地代入到新的梦境身份之中,并产生一种真实存在的‘自我感’。”
“有时候,明明梦中那人的记忆、言行、思考方式都不同于现实中的你,你依然可以毫无阻碍地将梦里那个人认知为【我】。”
“由此可知,这种【自我感】的来源,并不来自于你出生以来所积累的【记忆信息】——比如:你的名字、你的家庭、你的国别、你的性格、你的喜好等等自我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