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最著名的一道题就是“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什么意思?
看起来完全就不通顺,简直叫人一头雾水。
而实际上,一头雾水就对了。
这就是截搭题的刁钻之处,它的考题并非一句完整的话,而是从两篇毫不相干的文章中各自摘抄出一句,最后组合起来,作为考题。
就比如这一句“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前者摘抄自“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意思是孔子也有用雅言的时候,当他读《诗经》、《尚书》和陈说礼乐制度的时候,用的都是雅言。
后半句则摘抄自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
意思是: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告诉他,我的为人是,发奋读书时会忘记吃饭,快乐时会忘记忧愁,连老年将至也毫不察觉,如此罢了。”
所以,皆雅言也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有什么干系吗?
没有!完全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半个铜板的干系也没有。
可偏偏,当时的考生就要根据这么一句话,再根据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么一大堆繁琐复杂的结构,做一篇文章出来。
稍有写得不好的地方,便是扣分之处。
扣的多了,也就名落孙山了。
李长空只记得明朝时候的考题,但是据他观察,大乾现在就算没有到明朝后叶时期,但至少也和明朝中叶时期差不多了。
这八股文,压根就不是多读书就能做得出来的。
你得练,得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