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公子日后当留心此人。”
“此人对朝堂之事十分熟悉,有着超出常人的眼界和胆识。”
“他的这些见解,就算是当朝大臣,也无一人看出。”
“就算是下官,之前也一直认为,陛下行‘焚书坑儒’之举,是为践行李丞相所书‘罢黜百家,独尊法术’,但经此人这番直指本心的点拨,这才幡然醒悟。”
“大秦开国以来,一直都独尊法术,何曾真用过百家?”
“就算设立了一个博士学宫,但博士学宫的职能一直就很明确,就是君主面临疑难时,他们需为君解疑,供君前决断,充其量就起一個辅助补充的作用,诸子百家何曾在朝堂上真正据有过一席之地?”
“如此百家,何需去罢黜?”
扶苏一愣,迟疑道:“听着像这么个理,但总感觉哪里不对。”
张苍摇了摇头,道:“公子你又错了。”
“公子你是不是认为儒家不在此列,罢黜百家,也主要是在针对儒家?”
扶苏点了点头。
张苍苦笑一声,神色颇为复杂,感慨道:“这就是嵇恒的不凡之处,我们其实都被‘骗了’。”
“儒家其实跟其他百家并无任何区别。”
“只不过儒家一直以来都善于滋事生事闹事,加上儒法对立,因而过去朝廷官员不时会弹劾儒生,正因为此,儒家的人会一直出现在我等视线之中。”
“久而久之,让我们产生了一个错误认知,误以为儒家真在朝堂有一席之地。”
“再则儒家善于发声,他们为标新立异,也为博人眼球,把朝廷的‘焚书’片面定义为焚毁《诗经》、《尚书》等过去儒家弟子学习的书籍,也把这次坑杀儒生、方士、贵族之事,以偏概全的说成是‘坑儒’,我们终日听这些儒生叨絮,也真就把他们宣扬的‘罢黜百家,独尊法术’信以为真了。”
“但实际并非如此。”
“只是儒家三人成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