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141章不就是讲几堂课吗?(学术研究相关情节,不喜可跳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不就是讲几堂课吗?(学术研究相关情节,不喜可跳过)(3 / 4)

等人走完,何安邦嗤的一声:“知不知道今天的审查为什么这么快?因为从上周开始,相关的内部审查就已经开始了……”

李定安没搞懂:“内部审查?”

“就上周周三,也就是你投稿论文的第三天,有专家实名举报,称国博和故宫、以及京大学术造假,并存在利益输送,证据就是你发表的那几篇论文……这事影响太大,也太恶劣,最后直接捅到了上面,气得咱馆长摔了茶杯……”

馆长?

李定安稍想了想,眼睛一瞪。

别看何安邦和吕本之无级无职,但上面的正职领导却是由有关部门领导兼任:比如国博,馆长是某部门书记处书记,某巡视组副组长,括弧:副部,书记是某司司长,正局级。

故宫博物院院长是某科研部门规划处领导,括弧:也是副部……

结果是:造假造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暗箱操作到了家门口,这是多大的笑话?

查,必须查。

结果一查,掉了一地的眼球:

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李定安先一步dú • lì完成,形成初步结论,国博、故宫与京大才进行论证。换种说法,人家发表的那些论文,和后面三家的研究人员没丁点的关系。非要扯关系,也就场地和设备是国博的。

至于利益输送,更是扯淡:还没立项,就没申请经费,拿毛输送?

包括用来研究的实物,国博虽然说是要买,但需要立项后用专项的研究经费拨付,所以只停留在口头上。说白了,东西还是李定安的。

总而言之,压根就不是举报人所臆测的那么回事,结果恰恰相反。

这就更让人好奇了,既然不存在利益输送,那这三家何必藏着掖着,硬压着不立项??

再一查,却让人哭笑不得:因为项目负责人之前没有任何学术成果,按相关规定,是不能负责这么大的项目的。

关键的是,不让他负责还不行,倒过来看看之前的调查结果就知道了:研究进度这么快,真就是人家dú • lì完成。

规距也是人定的,特事自然能特办:紧急成立审核组、专家团,该补的资料尽快补齐,该拨付的资金尽快拨付。

所以今天才会像走过场一样。

也确实如马献明和杨丽川猜测的那样:这一次之后,李定安算是在上面挂上号了……

当然,该批评的还是要批评:对上级部门没一点信任,你不挨骂谁挨骂?

丁院长笑了笑:“确实骂的不轻……部长拍着桌子问:创新人才计划难道是摆设,为什么发现人才不往上推荐……但整体而言,肯定是好事,因为再不用顾忌这个,避讳那个……用领导的原话:怕什么?放心大胆的搞……”

这话怎么有点耳熟?

噢,王永谦处长临走时,好像也是这么说的?

确实是好事!

李定安吐了一口气:“那珍珠釉,是不是也可以公开立项了?”

“当然,但不用着急……”

吴教授想了想,笑着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李定安顿了顿,心下了然:这就好比两颗炮仗,绑一块的响声并不会增大多少,最好是分开放。

其次则是都是瓷器项目,人员、设备、物资分配等等肯定会有冲突,索性不如等上一个课题告一段落,再进行下一个课题。

吕本之又出着主意:“也可以先放出点风声,或是先给媒体或宣传部门通个气”

“对!”何安邦拍了一下手,“到时有关单位闻着味就来了,也省的协调这个,协调那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