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在场的一干臣工,不少都深以为然,可是童贯的脸色却显得有点不太好看。
毕竟杨宗闵这么一吱声,那可就等于是挡了他童观察的升官发财之路,大大可恶。
官家赵佶看似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又提出了一些问题。
童贯继续强打精神,包揽话题,努力维持着自己大宋第一武装太监的身份与资格。
直到官家面现疲惫之色,宣布明日再议,一干臣工这才无奈地告辞退走。
这样的军国大事,不赶紧做出决定,还这么拖沓,真不愧是昏君。
大宋有这等君主,实非福也。
#####
而高璋则跟着郑居中这位枢密使并肩而行小声地交流着。至于亲爹高俅则跟那帮子武将一边走一边嘀咕。
而那童贯,心情很不好的黑着脸大步而行。
身后边几位入职参谋院的武臣脸上同样也不好看,毕竟童贯是什么样的想法,他们焉能不明。
分明就是想要抢功,问题是童贯这厮行事太不地道。
经常都是倘若打了胜仗,他恨不得将功勋尽揽于怀,若是败仗,他绝对会第一个跳出来指责部下的过错。
这自然也就导致了他这位大宋第一武装太监在武臣圈子里边风评不佳。
至于郑居中,虽然对于军事方面没有什么天赋。
可好歹也颇为了解那童贯自请出征的目的,向着身边这位官家的心腹宠臣小高状元言道。
“其实依老夫之见,那位杨老将军言之有理,那童贯只要去了西北之地,就算是那西夏不欲战,他童贯也必定生事,挑起战端……”
高璋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朝着这位郑枢密使问道。
“那依郑老之见,朝廷是派人好,还是不派人好?”
看了一眼这位跟自己很有缘分,相处得十分融洽的年轻人,郑居中自然也不可能过度谦虚,颇为自信地道。
“当然是派人为上,可惜朝中无人啊,老夫……老夫年岁已高,腿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