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福娣的心中,最聪敏的就是沈音,即便是她嘴上说的那个表哥,她也只是认为聪明,而且家人说他聪明,至于是否聪明,她还没有真正见识过,可沈音的聪明却是实打实的。
同一时刻,沈保柱在镇里去申请了各种村办厂的手续。
如今是没有个人企业的,所有企业都是公家的,村办厂自然也是要公家的。
所以这一点,沈保柱出面是最好的,这也是沈音没有拒绝的原因。
如果现在是八十年代,那么沈音必然会自己找人开厂,但是现在不是,现在是七十年代初,没有个人企业这个项目存在。
沈保柱这人倒是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所以上上下下认识的人也不少,这手续虽然批起来麻烦,倒也给他弄出来了,如今就等着过了国庆后,证件发下来。
证件没问题了,就是原材料问题了。
沈保柱打算趁着这段时间,亲自带人,带着介绍信出去找相关厂家。
当然这些跟沈音没有关系,最主要的是,凡是跟沈音有关的事情,除了技术方面的,其他任何事情,沈爷爷已经全部揽下来了。
沈音傍晚回到家中,跟王奶奶说了国庆大合唱要穿的衣服的要求后,就会美其名学习去了。
沈音才回到房间,就看见了一个包裹。
沈音上前一看,是两套秋天的衣服,还有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