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入了道门,有了道碟,不能还俗了。而且山上至少还有些野味,勉强活命还是可以的,山下那些百姓,无地无田,拿什么活命。这不我听说上个月山下有个村子的人因为吃不到饭,跑到了衡山上当野人。你们几人年幼,身边又没有什么护卫,听我一句劝,还是莫要上山的好!”
不知为何,年轻道长最后语重心长的轻声说了一句,说完还四处望了望周围,如果不是他们两个单独相处,最后这话他是不会说的。
柳新也没有再说话,他似乎从话里捕捉到了一些东西。
于是柳新陷入了自己的沉思,无意识的开始踱步。这是他的习惯,每次想事情入了神,就会这样。
突然,柳新明白过来,抬头看去,那个年轻道长已经不见了。他回到正殿,看到了正在那打量着三清像的雪笙。
“阿离呢?”
雪笙转过身,指了指山上的方向道:“挖竹笋去了,听那个老道长说,这里的冬笋极为鲜美。这个小吃货就撺掇着几个道长上山采竹笋去了。”
柳新脸色大变,拉起雪笙的手就准备往山上去,雪笙看到柳新的脸色,也意识到了可能有问题,于是二话不说的跟了上去。
“你是说这山上可能有山匪?”雪笙脸色阴沉。
“那个年轻道士可能是看我年幼,无意识的说漏了这一句。不论这句话是什么含义,我们都不应该冒险上山。”柳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就在柳新雪笙出了道观大门,准备上山的时候,却见柳离拿着一个大竹篮,里面是一个个硕大的竹笋,一个个足有他们大腿般粗壮。
“哥,师兄!你们看我采的竹笋!”
柳新和雪笙松了一口气,他们看到了柳离身后那七个道长面色和善,但他们两人依旧觉得和善的面容后面,似乎带着一丝诡异。
柳离给道观布施了十两银子,柳新和雪笙又凑了五十两出来,这是他们几乎全部的家当了。
六十两银子对于三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来说已经很多了,那七个道长也很满意。六十两银子能买到的食物足够他们吃一年的了!
最后在七个道长的热情相送下,柳新柳离雪笙离开道观,开始下山。
柳离起初并不理解,但她从哥哥和师兄的表情里读到了一些东西,于是便聪明的闭口不言。
“阿离,你和那些道长上山采竹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或者你做了什么?”
柳离指了指哥哥手里的竹篮子道:“采竹笋啊。”
“还有呢?”雪笙问了一句。
“没了呀。师兄你是不知道,这些竹笋竟然能长在崖壁上,而且崖壁上的竹笋比起其他地方的竹笋还要大。这些竹笋就是从崖壁上挖的!”